2014 台北雙年展 - 台北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4-11-25T20:36

Table of Contents

==============================================================================

【展覽名稱】2014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

【展覽地點】北美館

【展期】2014/09/13 - 2015/01/04

【票價】全票30元

==============================================================================

遲了快兩個月才去看雙年展,今年參展藝術家陣容很華麗啊!下面就說說心得這樣,
也請大家多指教了(鞠躬)!

文圖完整版:http://karenlin7912.pixnet.net/blog/post/59350996


===========================================
今年北美館雙年展的主題是「劇烈加速度 (The Great Acceleration)」。策展人尼可拉
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 挪用地質學之專有名詞「人類世 (anthropocene)」,以重
新思考近二百年在人類生存下之地球歷史,藉由當代藝術作品探索人類與動植物、機械、
物件間之連結、移植及交互作用。

下面就所謂「人類世」做比較多的說明,私以為這樣比較好進入本次雙年展主軸及選入之
作品。

「人類世」一詞是由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 克魯岑所發明。他認為人
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

如同史前生物生活於地球,白堊紀的恐龍與植物化石、更新世冰河時期之動物骨骸或岩層
中之碳含量。人類之生活證據或多或少會留在岩層中,幾萬年後,人類文明幾乎不可能完
整留存,金字塔與大樓會化為塵土,但人類開發核能、製造化學物質等所造成之地貌改變
,確實比數百萬年前之生物更加劇烈,甚至是他們不能及的。一直到現在,人類繼續改變
地質,燃燒煤炭汽油之殘餘物、製造電子產品所剩餘之金屬化合物、核爆在短期內所產生
的放射性落塵等都是分界出人類世之重要岩層證據。

恩....對應這次雙年展,雖是引用地質界的名詞,但研究地質學到這裡就夠了(不然會模
糊主題)。簡單來說,「劇烈加速度」便是以,人類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跡」連結「物」
為主體中心思考人類與物之間之交互作用與關係,而非以一般往常之角度從人類為圓心去
思考身邊之物產、不動產或現象。


===========================================
【物權宣言 Thing's Right(s) Declaration】 吳山專 & Inga Svala Thórsdóttir

【物權宣言】挪用聯合國人權宣言內容,將所有關於人權條文的主體轉變成「物」,以「
抵制對物權的『侮辱和輕視』」。乍看之下,可能會認為是件容易的任務,把「每個人」
改成「每件物」不就好了...實際上,藝術家在製作這件作品時,甚至做了一本專業術語字
典,研究對應「人為主體用的詞」與「物為主體用的詞」,加上,英文文法中主被態的轉
換更是一項大工程。當人以自己的語言來說明自己的事,相當容易;但以自己的語言,代
替物發言卻是意外的有挑戰:如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便須轉為 All of it "is being entitled to";

"sex"(the state of being male or female) 轉為 "gender"(the fact of being male
or female);

"language" 轉為 "vibration" (震動:近乎平衡的週期性運動或擺動);

"religion" 轉為 "specific gravity" (比重);

"liberty" 轉為 "state of at large"。


總之呢,在這可謂建國大業的工程中,人類只是替物發言罷了,不要忘了,物比人類更早
更早存在於世界上。這件作品是個很哲學的思考坑洞阿(遠望)。


======================================
【水窪 Paddle】 Marlie Mul

這次主角是「髒髒的水漥」,Marlie Mul 是一位專注於做出日常生活中髒髒的東西的雕
塑家 ex:菸屁股、水漥。北美館一樓展示空間內,散布了七個水漥,這些水漥是平常在街
上所能見之物,很平淡卻熟悉之物。當然觀者很清楚,美術館裡的水漥是假的,而藝術家
便運用這種「眼前的黑不是黑」的提示,請觀者思考:到底什麼是真相?人的社群中不乏
出現集體騷動,姑且不論引發之目的為何,但終局貌似只剩下為破壞而破壞,為對立而對
立之場景,旁觀者就這樣看著這些髒髒的水漥(紛亂),似乎沒能做到什麼......

======================================
【盲人帶領盲人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Peter Buggenhout

這三件巨大的系列作品主角是「灰塵」。主題【盲人引領盲人】來自於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的畫【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其典故來自聖經馬太福音15:14耶穌
所言:「如果盲人引領另外一個盲人,那麼他們都會掉到坑裡。」姑且不論耶穌到底想表
達什麼,回到灰塵與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的畫來說,這幅作品的重點是在一串動
作流暢的盲人抑或他們掉進坑?重點是在灰塵抑或被灰塵蓋住的東西是什麼? 我想答案
應為前者啊。

這三件作品算是這次雙年展最有存在感的作品啊,不管是體積抑或年久的粉塵與黏劑的混
合味(這味道已經不是國小放桌椅的地下室可比擬,而且灰塵應該是用手拿起來會順道帶
起一大片......)而這就是Peter Buggenhout 作品的特色:乍看不知道是什麼,又當我們
知道它是什麼,則造成了反感與恐懼。

Peter Buggenhout 創作的材料都是些噁心的廢棄物,像是吸塵器吸到的垃圾粉塵、動物
內臟、工業廢料。而「灰塵」便是優秀的材料,畢竟就是個中性普通,來自於人體、器物
、地方等碎屑之綜合體。在藝術品的表面下,灰塵提供了原物(廢棄物、內臟等)一種神秘
的偽裝,將物件的象徵性徹底清除,讓我們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而生想像。從而,形式只
是藝術家陳述觀念的手段,材料的特性與更進一步的思考方為其目的。

================================
【Assault】 Matheus Rocha Pitta

粗糙水泥板上與其上之新聞剪報,像墓碑一樣一塊一塊倚靠在展示間的牆邊,暫時放在那
兒等一下要用一樣。依Matheus Rocha Pitta 所述,水泥澆鑄現成物的方式,其實是巴西
當地(藝術家是巴西人)廉價的蓋墳墓技術(水泥板棺),在製做過程中為了不讓水泥黏住木
板模,所以鋪上舊報紙,所以拆掉時,水泥板上多多少少會留下報紙殘片。

然而Matheus Rocha Pitta 卻刻意地在水泥板上留下報紙上之手勢與政治宣傳廣告等訊息
,引起觀者注意。手勢一直以來就是個容易做到而無聲傳遞訊息之方式,在集體活動中亦
扮演重要宣傳角色,或許藝術家有意以廉價的水泥棺板的來對當局之意識形態表示抗議,
「一『腳』已踏進棺材裡」的諷刺。

==========================================
【尼安德塔人容器 Neanderthal Container】 Nathaniel Mellors

Nathaniel Mellors 關注的議題為大眾媒體的運用虛假的資訊控制大眾與大眾的被控制化
。影片中的安德塔人穿越到當代,穿現代衣服、融入現代社會,不斷嘗試自由落體運動(
是真的掉到地上...);鏡頭再切到很老派令人窒息的片廠人造洞穴房間內,對著人形娃娃
自言自語失控及崩潰;再切到星際大戰般的外星人自述時間。

這錄像便不斷交錯在神經病安德塔人的戶外高空彈跳加上閒聊與在令人窒息的洞穴裡崩潰
。在真實與虛假的界線中來回擺盪,進而提出人與媒體、資訊中真實性的探討。

=========================================
【黃金幽靈 Golden Ghost(Reality Called, So I Woke Up)】 Surasi Kusolwong

引用Surasi Kusolwong 所述:
「這件作品讓藝術作品的『遺失』或『消失』這個詞有了新的概念和意涵。正是因為金項
鍊在觀眾『手上』所造成的『缺席』,整件作品才完整。」

同展間內的一個櫃子上的藍色軟墊,放著一顆從金瓜石拿來的石頭,將該石頭的「分身」
(藝術家以青銅混金1:1 之「石頭」) 放回原取得之處,並說明如果找到那顆分身石頭的
人,就可以得到它。從這件作品的副標題--【Reality Called, So I Woke Up】開始思考
,所謂真實藝術品到底為何,是在美術館的普通石頭還是它在金瓜石的翻模分身?「當真
實呼喚我,我便甦醒」,當人們相信他為真實時,他便被賦予真實的意義。不論它是石頭
、是歷史、是傳聞或是這篇廢文說的事,皆適用之。套一句鄉民用語:「總之我是信了。


=========================================
【木】+【蟲跡】 胡曉媛

比較於「形式只是藝術家陳述觀念的手段,材料的特性與更進一步的思考方為其目的」之
論述, 胡曉媛認為媒材只是作品之形式外殼,作品是藉由媒材而產生精神性。

作品【木】,胡曉媛將生絲放置於有木紋之木板上,用墨與漆描出木紋,再覆蓋於他無紋
路之木板上,描摹後的木版到底是不是木板而有代替原物之可能?

作品【蟲跡】,則是在昆蟲身上沾墨,讓昆蟲自由地在宣紙上亂爬,形成一幅有別於傳統
之抽象畫。 胡曉媛的作品,非常安靜,自我修行般描摹的木紋輕貼於木板上與蟲翻身、
爬動的咂咂聲,都顯得沉靜卻不失生跡。

============================================
【我的烏龜導師 My Teacher Tortoise】 Shimabuku

島袋道浩的作品常圍繞在物件與動物間,藉由他們來做一場現代寓言。像是烏龜、章魚、
小黃瓜、馬鈴薯......皆為裝置或行為之題材。【我的烏龜導師】,象徵長壽與智慧的烏
龜,或許是教我們在面對人生事物時,帶著好奇心,時而停、時而跑、時而停下來再想想
,並與危險未知物保持安全距離。(看展時,很可惜烏龜老師已經下班休息了.....)

==========================================
【浮動鏈 The Floating Chain】+
【浮動鏈(假牆)Floating Chain (Fake Wall)】Jonah Freeman & Justin Lowe

這是一件非常精彩的裝置作品!讓人有不知為何闖入卻又不知身處何處之感。 Jonah
Freeman 與 Justin Lowe 常做類似之空間裝置作品,以拼貼手法製造出真實卻又令人懷
疑的場景,再企圖以反拼貼手法,將日常生活之表層場景一一剝離。

【浮動鏈(假牆)】就像是探險一樣,共有三個區域:「文字病毒- 美術館辦公室」、「美
術館後台」與「章魚-馬拉薩三溫暖」。

從一個矮窄洞開始,進入「文字病毒- 美術館辦公室」(北美館行政辦公室翻版),在高度
模擬(桌上還有星巴克......)之安靜而空氣有點窒息之場景,看就知道這是「假的」辦公
室,卻又如同進入「真的」辦公室而不會恣意到處看看櫃桌面上、書櫃裡、便條紙上到底
有什麼,穿過辦公室,隨之而來卻進入「美術館後台」,佈展期間混亂之通道(還有沒撕
乾淨的防刮地膜、木板上的量尺筆記)與作品後之漆得亂七八糟的夾合板,就是在工地無誤
!穿越重重危機後,來到「章魚-馬拉薩三溫暖:八爪章魚水療館(The Octopus Spa))」
在很詭異的配色與布景中,水族箱噗噗噗的灌氣聲與按摩椅機械運轉聲讓一切顯得不真實
地可笑,尤其是當時有三個太太躺在按摩上按摩,讓這作品又更加荒謬。她們應該是一般
鐵腿的太太(應該吧........)。

確實如兩位藝術家所言:「我們的作品像是發高燒之前胡亂做夢(fever dreams)的時刻
。」

===================================
【它、熱、擊 It, Heat, Hit】 Laure Prouvost

這是一部莫名不會讓人分心的錄像,主角是「時間」。Laure Prouvost 似乎看透了「錄
像很容易讓人不耐煩啊!」這事,從一開始就用標題字告知觀者:

這件長約6分鐘的影片需要您完整的注意力,第一步影片的每個細節與第二部有著緊密的
關聯。影片中的角色們很高興有您的加入,所以為了抓住您的注意力他們將使出渾身解數
。他們渴望您的投入:他們需要您的存在。如果您無法配合,他們將在第6分鐘要求您離
開這間房間。

並於每一分鐘告知觀者剩餘時間。似乎讓這錄像沒想像中長,更指示了觀者「任務」,使
觀者有要「做一件事」之心理準備與決定。在每分鐘不斷倒數,與突兀的物件分鏡圖(如
青蛙游泳、汽車急轉彎、食物特寫......) 和劇烈刺激的音效聲,讓觀者在觀看錄像時,
時間感變得錯亂。面對錄像文字敘述與接收到之景象不斷產生衝突與不連貫,但在觀看綠
像當下卻無如此發覺。況且於第六分鐘後,更加入「你有十秒鐘可以記住」提示,在最後
20秒左右卻不斷以命令語氣使觀者離開,離開!

在這六分鐘的全神貫注後,不免生「我到底看了三小!」,而且字幕與文法常出現些小不
合邏輯的陷阱,但這就是藝術家想要的:人生就是如此「不準確」,而我們卻無能為力。

======================================





--
▃ ▃ ▌▌▌▌ _▂▄▃▄▆▇█▅▆█
ˍ▃▃ˍ ▌▌▌▌▌ ▌ ▌▌ ▇▆▇▆▅▃▁ˍˍ▂_
˙ ˙ ▄▄ ▄▄▄▄ ╩ △
╰╯ ▄▄
▄▄▄ ├─ ────────── ||||||
▕▕ ▄▄▄ψxfreedom || || || ||

--
Tags: 台北

All Comments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4-11-28T05:52
認真 推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4-11-30T18:55
還抽不出時間去看>"<

2014 第二屆Pulima藝術獎 @ MOCA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4-11-21T12:58
============================================================================== 【展覽名稱】 第二屆Pulima藝術獎 【展覽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期】 2014/11/15-2015/01/04 【票價】 50元 ...

鍾楚紅攝影展-用相機捕捉溢滿鄉情的香港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4-11-09T18:13
【展覽名稱】鍾楚紅攝影展 台北華山 TO HONG KONG WITH LOVE 【展覽地點】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中5-鍋爐室 【展期】2014-10-30~11-12 【票價】FREE 難得的休假悠閒地踅到華山文創園區, 逛逛商店、看看當期展覽, 適逢最近展館都在備展中, 不知不覺便逛到了兩 ...

存在的向度:當藝術介入空間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4-11-08T06:59
存在的向度:當藝術介入空間 The Infinate Imaginary Space 藝術家 Artists/ 【好思藝廊 HAUS Gallery】林書楷 LIN Shu-Kai、謝奉珍 HSIEH Feng-Chen、顏寧志(安 地羊) Andy YEN 【藝術8 Art 8】任大賢 JEN Tah-S ...

2014 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4-11-06T23:45
【展覽名稱】2014 Taipei Art Photo Show 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 【展訊連結】http://ppt.cc/5EsJ 【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開放時間】2014-11-07 ~ 2014-11-10 【參展人/主辦單位】Taiwan Art Connection ...

台北首座幾米裝置藝術_【幾米月光火車】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4-11-03T14:45
【展覽名稱】幾米繪本裝置藝術-幾米月光火車 【展覽地點】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00號(信義房屋總部門口,台北信義路五段跟松智路口、 台北101的斜對面) 【展期】永久展出 【票價】免費入場 完整圖文心得版* http://h89778977.pixnet.net/blog/post/59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