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進故宮,用科技玩賞萬件文物 - 博物館
By Selena
at 2005-09-08T14:52
at 2005-09-08T14:52
Table of Contents
2005年9月 e天下雜誌 撰文/謝宛蓉
對於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故宮博物院,近來頻以科技出新招:
翠玉白菜3D化、宋徽宗御花園成互動學習系統、郎世寧名畫變法藍瓷精品。
故宮藉著數位應用,讓千年老文物也開始搖滾起來。
有多久沒逛故宮了?你可知道,展示櫥窗中的珍貴文物,除了精緻的外貌,還隱藏了許多
古代藝術匠師不為人知的巧思嗎?
清乾隆時期精巧的工藝品「轉心瓶」,就是深藏玄機的文物之一。它是由內瓶和外瓶
所組成,外瓶有4個窗戶般的開光,內瓶則畫有金魚與水草圖案。當轉動起內瓶的時候,
彷彿可以看到金魚追逐水草的生動影像。
在從前,只有皇帝才可以把玩這件珍品。但是現在,在故宮製作的3D虛擬展示系統中,
你可以體驗當古代帝王的樂趣,甚至還能看到內瓶整幅畫展開的樣貌,這可是連皇帝
也做不到的。
不僅如此,宋徽宗筆下的撲蝶情境,可以還原在現代;
郎世寧畫中的燕子,也可以飛上日用的瓷壺。
數位科技,正全面改變博物館的風貌,讓老文物散發出新意義。
對於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館藏65萬件珍品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來說,近來,
數位化所驅動的多樣創新:3D互動、行動化、生活化,正不斷顛覆它以往冰冷遙遠的形象
。
3D互動:讓你當皇室貴族把玩珍奇古物
故宮去年推出一套文物3D虛擬展示,結合中研院、工研院、台大等團隊的技術實力,
將院內的5項經典文物:翠玉白菜、毛公鼎、橄欖核小舟、轉心瓶、象牙球,在新的
展示系統中做出超越實體展示的表現。
進入系統中,使用者有如走進一個虛擬展場,可以自由環視,移動到上述5項文物
進行旋轉、放大。透過各個視角、每個文物至少360張以上的照片拍攝,使用者可以從
各種角度看到最接近真實的照片圖像。而中研院首創的「虛擬展場技術」,則使展場
和物體的立體可以一致性地整合,塑造觀賞者有如真實把玩文物的效果。
虛擬展示系統最大的意義,在於彌補實體展示的不足,尤其在某些文物的細微巧妙之處。
「毛公鼎裡面的銘文,以前很多小朋友會因為不夠高而看不到。轉心瓶的內、外瓶
是怎麼組合?裡面的圖像展開來究竟是什麼樣子?」故宮資訊中心主任林國平表示,
這些在新系統中都可以得到答案。
清代陳祖章的作品「橄欖核小舟」,是故宮中另一件精緻文物。在長度僅3.4公分的細小
橄欖核上,雕刻出蘇東坡乘船遊赤壁的場景,船底還刻上「後赤壁賦」300多字的全文。
「以前總是在書上讀到這件文物多精緻,但是每次去故宮只能看到一個非常小的東西;
現在,我們可以放大到一整面牆上,每個鑿痕都看得到!」專案主要計畫者、台灣大學
資工系教授洪一平形容。
3D展示系統的建立是故宮展示方式的新頁。未來,故宮可以增加更多文物,成為真正的
虛擬實境博物館;也可以把系統放置在車站、機場等公共場合,甚至出國展示做外交。
故宮還規劃製作成光碟或者簡化的網路版本,不久之後,你就可以在家邊喝可樂、
邊逛著這座比真實展示更細膩、更多想像的新故宮。
創意短片畫龍點睛
新技術應用,還需要行銷包裝的軟化,才能深入人心。「做完了系統,發現只介紹新技術
好像太冰冷,缺少了美感與流暢性,」林國平說,於是故宮找來太極影音協助拍攝
宣傳短片,為整個專案畫龍點睛。
刺青師傅為一個年輕人的背上刺著一個個形體極富特色的古文字。鏡頭轉換,原來,
整段文字正是毛公鼎上銘刻的「冊命」。
菜蟲四處掠食,卻在衝向一顆看似鮮美的白菜前被玻璃撞倒。原來,故宮翠玉白菜的
維妙維肖,把菜蟲都騙了。
別富新意而充滿現代感的詮釋方式,果然大受好評。故宮博物院院長石守謙就稱讚:
「是真正成功抓到文物精彩之處!」日前,林國平在莫斯科舉辦的歐洲多媒體協會會議中
分享報告,更是贏得全場人士起立鼓掌。現在,故宮把這支短片就在展館入口的大螢幕上
持續播放,讓所有參觀者在進館前就可以先感受這些文物的奧秘。
行動化:宋徽宗御花園引爆10萬人潮
數位互動的魅力,也在故宮之外發燒。
由故宮與宏碁公司合作的「宋徽宗的御花園」互動展示學習系統,今年以來在台北
中正紀念堂及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展出,創造了近10萬人次的參觀熱潮,其中,
光是在台中縣就突破7萬人次。
什麼樣的互動系統可以有這樣的魅力?一座屏風式的展示系統上,投影出北宋《文會圖》
、《秋庭戲嬰圖》等珍貴畫作。參觀者可以手拿著一支精緻的團扇,揮動著螢幕上閃爍
跑動的蝴蝶。透過紅外線感應,蝴蝶所停留之處就會浮出新視窗,呈現畫中相關的
文物資料。
另一邊,桌面式的展示系統則像是大型遊戲機。呈現宋徽宗《詩帖》、蘇軾《寒食帖》等
名作,同時可以做互動問題。「哪些字中表現了宋徽宗的「瘦勁」筆法?」參觀者可以
馬上敲擊桌面上的字搶答。
「這是完全以互動科技自成一主題的創新展示,」宏碁公司藝術創新應用部主任專員
黃雅慧表示,在以往的展覽中科技多半只是搭配性的配角,但這次展示的主體就是兩套
量身訂製的互動科技。
仿古的情境設計,讓科技有了鮮活的精神。「情境腳本才是核心,」黃雅慧表示,
所運用的技術並不新奇,但是從主題情境到整體氛圍的搭配,呈現出創新的展示風貌。
主題「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就是援引自宋徽宗《詩帖》中的詞句;
而屏風、團扇、書畫的整體搭配,都是要營造出宋代文人雅士聚集賞畫、撲蝶的情境,
以和展示內容相互輝映。
這套互動系統能夠走出故宮,卻是美麗的意外。原本故宮是為了即將新建好的多媒體
展示館所做的設計,但是卻因為展館落成延後,反而有機會走出去與民眾互動。
巡迴的計畫一路排到明年,將從宜蘭走到台東、高雄。絕佳的人氣更讓故宮正視到
行動博物館的發展性,開始正式規劃數位行動故宮的計畫。
生活化:郎世寧「桃花」變身法藍瓷精品
科技不只讓古文物有新的觀賞方式,更讓古文物變身現代商品,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
8月中,近年來在國際上表現突出的法藍瓷推出首部「法藍瓷故宮」系列作品--
「桃花雙燕」。浮出在瓷器上立體靈動的兩隻燕子與桃花可是大有來頭,它們出自於清代
著名畫家郎世寧的畫作「仙萼長春圖冊」中的第二幅畫作「桃花」。在法藍瓷的巧思之下
,原本平面的畫作栩栩如生地成為立體的元素。
這正是故宮首次品牌授權的作品,藉由法藍瓷的系列合作,博物館的老文物將變成
可行銷國際的生活藝品。「科技和人文藝術、古代和現今,做了最好的結合!」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林曼麗表示,這是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多年來努力的成果,
「未來,故宮還會讓更多文化藝術,真正融入大家的生活中。」
為此,故宮不只被動授權,也積極鼓勵創意商品的開發。日前,故宮即以「舊即是新」
(Old is new)為主軸,邀請大專院校設計系學生,從故宮文物設計延伸為創意商品。
例如,清朝皇帝朝珠可以發展成項鍊與隨身碟、鳳凰可以轉化為現代女用包,甚至
有學生還把文物圖樣變作MSN表情符號。
這些商品也許短期內不會商品化,但是學生的靈感已成功實現古文物與生活結合之美。
林曼麗表示,未來,故宮會進一步與台灣新銳設計師、以及義大利時尚生活家用品牌
ALLESI,合作開發可實際量產的商品,讓故宮文物可以走入每個家庭。
「5年來,數位計畫促進故宮內部很大的改變!」故宮院長石守謙深切地表示,最重要的
變化,就是迫使故宮研究人員在做數位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提出對文物的新詮釋。
「數位化是由科技驅動,但真正影響到了人文的內涵!」石守謙說。老故宮、老文物
還將玩出多少源源不絕的新意涵?正考驗著故宮人詮釋文物的深度與創意。
故宮博物院院長石守謙的創新祕訣
1. 好的創新應用,來自於對原作品內容的透析與反思。
早期,故宮也有過比較粗糙的作法,例如3D應用就是隨便將某部分的構圖變成3D立體;
或者讓畫中坐著的人物開始走動。但是隨後就會發現,這只會扭曲原作品的精彩之處。
所以,現在研究人員的第一步,都是要思考:藝術家為何如此設計?這件作品成為傑作的
精髓為何?
2. 讓內容專家和技術專家合作創出新風貌。
故宮的所有專案,幾乎都是故宮的內容專家與外部的技術專家合作。雙方個別對文物的
理解、對專業的掌握可以在合作中不斷創新突破。技術往往也不是永遠足夠的,
所以在合作中,也會帶動技術領域的突破。
--
對於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故宮博物院,近來頻以科技出新招:
翠玉白菜3D化、宋徽宗御花園成互動學習系統、郎世寧名畫變法藍瓷精品。
故宮藉著數位應用,讓千年老文物也開始搖滾起來。
有多久沒逛故宮了?你可知道,展示櫥窗中的珍貴文物,除了精緻的外貌,還隱藏了許多
古代藝術匠師不為人知的巧思嗎?
清乾隆時期精巧的工藝品「轉心瓶」,就是深藏玄機的文物之一。它是由內瓶和外瓶
所組成,外瓶有4個窗戶般的開光,內瓶則畫有金魚與水草圖案。當轉動起內瓶的時候,
彷彿可以看到金魚追逐水草的生動影像。
在從前,只有皇帝才可以把玩這件珍品。但是現在,在故宮製作的3D虛擬展示系統中,
你可以體驗當古代帝王的樂趣,甚至還能看到內瓶整幅畫展開的樣貌,這可是連皇帝
也做不到的。
不僅如此,宋徽宗筆下的撲蝶情境,可以還原在現代;
郎世寧畫中的燕子,也可以飛上日用的瓷壺。
數位科技,正全面改變博物館的風貌,讓老文物散發出新意義。
對於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館藏65萬件珍品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來說,近來,
數位化所驅動的多樣創新:3D互動、行動化、生活化,正不斷顛覆它以往冰冷遙遠的形象
。
3D互動:讓你當皇室貴族把玩珍奇古物
故宮去年推出一套文物3D虛擬展示,結合中研院、工研院、台大等團隊的技術實力,
將院內的5項經典文物:翠玉白菜、毛公鼎、橄欖核小舟、轉心瓶、象牙球,在新的
展示系統中做出超越實體展示的表現。
進入系統中,使用者有如走進一個虛擬展場,可以自由環視,移動到上述5項文物
進行旋轉、放大。透過各個視角、每個文物至少360張以上的照片拍攝,使用者可以從
各種角度看到最接近真實的照片圖像。而中研院首創的「虛擬展場技術」,則使展場
和物體的立體可以一致性地整合,塑造觀賞者有如真實把玩文物的效果。
虛擬展示系統最大的意義,在於彌補實體展示的不足,尤其在某些文物的細微巧妙之處。
「毛公鼎裡面的銘文,以前很多小朋友會因為不夠高而看不到。轉心瓶的內、外瓶
是怎麼組合?裡面的圖像展開來究竟是什麼樣子?」故宮資訊中心主任林國平表示,
這些在新系統中都可以得到答案。
清代陳祖章的作品「橄欖核小舟」,是故宮中另一件精緻文物。在長度僅3.4公分的細小
橄欖核上,雕刻出蘇東坡乘船遊赤壁的場景,船底還刻上「後赤壁賦」300多字的全文。
「以前總是在書上讀到這件文物多精緻,但是每次去故宮只能看到一個非常小的東西;
現在,我們可以放大到一整面牆上,每個鑿痕都看得到!」專案主要計畫者、台灣大學
資工系教授洪一平形容。
3D展示系統的建立是故宮展示方式的新頁。未來,故宮可以增加更多文物,成為真正的
虛擬實境博物館;也可以把系統放置在車站、機場等公共場合,甚至出國展示做外交。
故宮還規劃製作成光碟或者簡化的網路版本,不久之後,你就可以在家邊喝可樂、
邊逛著這座比真實展示更細膩、更多想像的新故宮。
創意短片畫龍點睛
新技術應用,還需要行銷包裝的軟化,才能深入人心。「做完了系統,發現只介紹新技術
好像太冰冷,缺少了美感與流暢性,」林國平說,於是故宮找來太極影音協助拍攝
宣傳短片,為整個專案畫龍點睛。
刺青師傅為一個年輕人的背上刺著一個個形體極富特色的古文字。鏡頭轉換,原來,
整段文字正是毛公鼎上銘刻的「冊命」。
菜蟲四處掠食,卻在衝向一顆看似鮮美的白菜前被玻璃撞倒。原來,故宮翠玉白菜的
維妙維肖,把菜蟲都騙了。
別富新意而充滿現代感的詮釋方式,果然大受好評。故宮博物院院長石守謙就稱讚:
「是真正成功抓到文物精彩之處!」日前,林國平在莫斯科舉辦的歐洲多媒體協會會議中
分享報告,更是贏得全場人士起立鼓掌。現在,故宮把這支短片就在展館入口的大螢幕上
持續播放,讓所有參觀者在進館前就可以先感受這些文物的奧秘。
行動化:宋徽宗御花園引爆10萬人潮
數位互動的魅力,也在故宮之外發燒。
由故宮與宏碁公司合作的「宋徽宗的御花園」互動展示學習系統,今年以來在台北
中正紀念堂及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展出,創造了近10萬人次的參觀熱潮,其中,
光是在台中縣就突破7萬人次。
什麼樣的互動系統可以有這樣的魅力?一座屏風式的展示系統上,投影出北宋《文會圖》
、《秋庭戲嬰圖》等珍貴畫作。參觀者可以手拿著一支精緻的團扇,揮動著螢幕上閃爍
跑動的蝴蝶。透過紅外線感應,蝴蝶所停留之處就會浮出新視窗,呈現畫中相關的
文物資料。
另一邊,桌面式的展示系統則像是大型遊戲機。呈現宋徽宗《詩帖》、蘇軾《寒食帖》等
名作,同時可以做互動問題。「哪些字中表現了宋徽宗的「瘦勁」筆法?」參觀者可以
馬上敲擊桌面上的字搶答。
「這是完全以互動科技自成一主題的創新展示,」宏碁公司藝術創新應用部主任專員
黃雅慧表示,在以往的展覽中科技多半只是搭配性的配角,但這次展示的主體就是兩套
量身訂製的互動科技。
仿古的情境設計,讓科技有了鮮活的精神。「情境腳本才是核心,」黃雅慧表示,
所運用的技術並不新奇,但是從主題情境到整體氛圍的搭配,呈現出創新的展示風貌。
主題「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就是援引自宋徽宗《詩帖》中的詞句;
而屏風、團扇、書畫的整體搭配,都是要營造出宋代文人雅士聚集賞畫、撲蝶的情境,
以和展示內容相互輝映。
這套互動系統能夠走出故宮,卻是美麗的意外。原本故宮是為了即將新建好的多媒體
展示館所做的設計,但是卻因為展館落成延後,反而有機會走出去與民眾互動。
巡迴的計畫一路排到明年,將從宜蘭走到台東、高雄。絕佳的人氣更讓故宮正視到
行動博物館的發展性,開始正式規劃數位行動故宮的計畫。
生活化:郎世寧「桃花」變身法藍瓷精品
科技不只讓古文物有新的觀賞方式,更讓古文物變身現代商品,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
8月中,近年來在國際上表現突出的法藍瓷推出首部「法藍瓷故宮」系列作品--
「桃花雙燕」。浮出在瓷器上立體靈動的兩隻燕子與桃花可是大有來頭,它們出自於清代
著名畫家郎世寧的畫作「仙萼長春圖冊」中的第二幅畫作「桃花」。在法藍瓷的巧思之下
,原本平面的畫作栩栩如生地成為立體的元素。
這正是故宮首次品牌授權的作品,藉由法藍瓷的系列合作,博物館的老文物將變成
可行銷國際的生活藝品。「科技和人文藝術、古代和現今,做了最好的結合!」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林曼麗表示,這是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多年來努力的成果,
「未來,故宮還會讓更多文化藝術,真正融入大家的生活中。」
為此,故宮不只被動授權,也積極鼓勵創意商品的開發。日前,故宮即以「舊即是新」
(Old is new)為主軸,邀請大專院校設計系學生,從故宮文物設計延伸為創意商品。
例如,清朝皇帝朝珠可以發展成項鍊與隨身碟、鳳凰可以轉化為現代女用包,甚至
有學生還把文物圖樣變作MSN表情符號。
這些商品也許短期內不會商品化,但是學生的靈感已成功實現古文物與生活結合之美。
林曼麗表示,未來,故宮會進一步與台灣新銳設計師、以及義大利時尚生活家用品牌
ALLESI,合作開發可實際量產的商品,讓故宮文物可以走入每個家庭。
「5年來,數位計畫促進故宮內部很大的改變!」故宮院長石守謙深切地表示,最重要的
變化,就是迫使故宮研究人員在做數位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提出對文物的新詮釋。
「數位化是由科技驅動,但真正影響到了人文的內涵!」石守謙說。老故宮、老文物
還將玩出多少源源不絕的新意涵?正考驗著故宮人詮釋文物的深度與創意。
故宮博物院院長石守謙的創新祕訣
1. 好的創新應用,來自於對原作品內容的透析與反思。
早期,故宮也有過比較粗糙的作法,例如3D應用就是隨便將某部分的構圖變成3D立體;
或者讓畫中坐著的人物開始走動。但是隨後就會發現,這只會扭曲原作品的精彩之處。
所以,現在研究人員的第一步,都是要思考:藝術家為何如此設計?這件作品成為傑作的
精髓為何?
2. 讓內容專家和技術專家合作創出新風貌。
故宮的所有專案,幾乎都是故宮的內容專家與外部的技術專家合作。雙方個別對文物的
理解、對專業的掌握可以在合作中不斷創新突破。技術往往也不是永遠足夠的,
所以在合作中,也會帶動技術領域的突破。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sunwei
By Oliver
at 2005-09-08T08:29
at 2005-09-08T08:29
北美館 漫遊計劃
By Blanche
at 2005-09-07T01:21
at 2005-09-07T01:21
Re: 想請大家推薦一下好書
By Edward Lewis
at 2005-09-07T01:16
at 2005-09-07T01:16
Re: 想請大家推薦一下好書
By Tracy
at 2005-09-07T01:10
at 2005-09-07T01:10
想請大家推薦一下好書
By Zanna
at 2005-09-03T14:14
at 2005-09-03T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