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聞本期主題 】「有趣」這件事,其實並不容易 - 博物館
By Blanche
at 2011-04-11T17:24
at 2011-04-11T17:24
Table of Contents
本期主題有篇短文也講巴爾札克展
我覺得版友們的看展筆記也都寫的很好,也可以去投稿博聞,有稿費的
(雖然徵稿辦法好像還在修改中,有新消息再貼出來)
http://makingmuseum.tnua.edu.tw/emnews/37/columns/989
黃貞燕
由於意識到大眾媒體不只是文化的載體,其生產、呈現與影響是文化的重要內容,透過博
物館來保存、詮釋大眾媒體產出的做法就越來越普遍,例如新聞、電影、廣播、漫畫等博
物館的設立或展覽的推出。
而由於博物館日益希望靠近大眾,博物館與大眾媒體的關係就越來越密切,例如透過大眾
媒體增加曝光率、強化大眾行銷,就是最常見的做法。2005年,故宮委製電影《經過》,
2009年,羅浮宮與大英博物館,兩大藝術博物館先後委託漫畫家為館方量身訂做與館藏品
有關的漫畫作品,這樣的嘗試已經超越行銷,而是提升博物館、文化資產素養之嶄新的嘗
試。
本期專題報導「博物館、文化資產素養與大眾媒體」,介紹了幾個將漫畫、電影、播客
(podcast)、動畫、戲劇等不同媒體,運用於博物館或文化資產教育推廣的案例,提示了
如果善用不同媒體的特性,的確可以擴展博物館與文化資產詮釋溝通的可能性,特別是有
助大眾素養的普及。
然而,博物館要變得更為有趣,更受大眾青睞,並不是只要努力生產漫畫、電影、戲劇或
廣播,這麼簡單而已。我們應該注意到,關鍵並不在於詮釋溝通媒體的形式,而是詮釋溝
通的內容。如果不能對於歷史、文化與文化資產的學習,提供動人的、多元的、關乎生命
與情感的體會或想像,而如果體會與想像,沒有深刻的認識為基礎,那麼任何形式的詮釋
溝通都可能只是一場災難。
本期還有兩點值得特別報告。311日本世紀大地震震驚全世界,受災與救災的動態固然是
關注焦點,但是也不可忘記,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也遭逢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脅。編輯部提供
的幾則訊息讓我們注意到,日本如何快速地利用網路建立收集文化財受災狀況訊息的平臺
、中央行政單位採取了何種緊急對應措施、國際社會又如何表達關注與鼓勵。由於時間匆
促,本期的特別報導主要提供訊息與連結,關於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如何對應災難的管理與
救助,在災難日益頻繁的今日,這個課題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我們希望日後再進行更完
整的介紹。
此外,前期《博聞》國內通訊員登場後,這一期開始,有兩位年輕的臺灣留學生也加入我
們的陣容,擔任海外通訊員。透過他們在異國的觀察、學習與體驗,提供《博聞》的讀者
不一樣的視野與經驗。
--
我覺得版友們的看展筆記也都寫的很好,也可以去投稿博聞,有稿費的
(雖然徵稿辦法好像還在修改中,有新消息再貼出來)
http://makingmuseum.tnua.edu.tw/emnews/37/columns/989
黃貞燕
由於意識到大眾媒體不只是文化的載體,其生產、呈現與影響是文化的重要內容,透過博
物館來保存、詮釋大眾媒體產出的做法就越來越普遍,例如新聞、電影、廣播、漫畫等博
物館的設立或展覽的推出。
而由於博物館日益希望靠近大眾,博物館與大眾媒體的關係就越來越密切,例如透過大眾
媒體增加曝光率、強化大眾行銷,就是最常見的做法。2005年,故宮委製電影《經過》,
2009年,羅浮宮與大英博物館,兩大藝術博物館先後委託漫畫家為館方量身訂做與館藏品
有關的漫畫作品,這樣的嘗試已經超越行銷,而是提升博物館、文化資產素養之嶄新的嘗
試。
本期專題報導「博物館、文化資產素養與大眾媒體」,介紹了幾個將漫畫、電影、播客
(podcast)、動畫、戲劇等不同媒體,運用於博物館或文化資產教育推廣的案例,提示了
如果善用不同媒體的特性,的確可以擴展博物館與文化資產詮釋溝通的可能性,特別是有
助大眾素養的普及。
然而,博物館要變得更為有趣,更受大眾青睞,並不是只要努力生產漫畫、電影、戲劇或
廣播,這麼簡單而已。我們應該注意到,關鍵並不在於詮釋溝通媒體的形式,而是詮釋溝
通的內容。如果不能對於歷史、文化與文化資產的學習,提供動人的、多元的、關乎生命
與情感的體會或想像,而如果體會與想像,沒有深刻的認識為基礎,那麼任何形式的詮釋
溝通都可能只是一場災難。
本期還有兩點值得特別報告。311日本世紀大地震震驚全世界,受災與救災的動態固然是
關注焦點,但是也不可忘記,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也遭逢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脅。編輯部提供
的幾則訊息讓我們注意到,日本如何快速地利用網路建立收集文化財受災狀況訊息的平臺
、中央行政單位採取了何種緊急對應措施、國際社會又如何表達關注與鼓勵。由於時間匆
促,本期的特別報導主要提供訊息與連結,關於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如何對應災難的管理與
救助,在災難日益頻繁的今日,這個課題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我們希望日後再進行更完
整的介紹。
此外,前期《博聞》國內通訊員登場後,這一期開始,有兩位年輕的臺灣留學生也加入我
們的陣容,擔任海外通訊員。透過他們在異國的觀察、學習與體驗,提供《博聞》的讀者
不一樣的視野與經驗。
--
Tags:
博物館
All Comments
By Quanna
at 2011-04-13T09:27
at 2011-04-13T09:27
Related Posts
宜蘭 蘭陽博物館
By Carol
at 2011-04-10T17:06
at 2011-04-10T17:06
請問巴爾札克展是哪家公司承包設計展場?
By Rebecca
at 2011-04-10T16:06
at 2011-04-10T16:06
請問巴爾札克展是哪一家公司承包設計展場?
By Megan
at 2011-04-10T15:57
at 2011-04-10T15:57
文學界的拿破崙 巴爾札克特展
By Quanna
at 2011-04-10T02:03
at 2011-04-10T02:03
你PO文 拿巴爾札克圖錄(卡尼爾館長簽名版)
By Queena
at 2011-04-10T00:36
at 2011-04-10T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