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自然史博物館特展@台北‧中正紀念堂 - 博物館
By Rachel
at 2018-08-11T09:02
at 2018-08-11T09:02
Table of Contents
==============================================================================
【展覽名稱】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展覽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2、3展廳
【展期】2018/7/4至9/19
【票價】全票320元
==============================================================================
建議閱讀圖文網誌版:http://sheating.pixnet.net/blog/post/35165674
----
【在進入這個展覽之前】
首先要提醒大家,這個展覽,是「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藏品來台的特展,並非是「大
英博物館」。
它們是兩間博物館不一樣的博物館,「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主要針對自然史的物件進
行蒐藏研究。
但是,其實「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蒐藏品來源,也是從「大英博物館」館藏基礎而
來。
---
當了母親之後,暫時離開博物館工作圈,除了帶孩子在我自己喜歡的博物館裡看展覽,和
以前工作的夥伴聊聊他們的策展甘苦。
我還是不免俗的要帶孩子走進「超級特展」中,只是我更了解應該要用怎樣的觀看角度,
帶領孩子看展。
---
針對「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而言,我認為學齡前的小小孩很適合,因為有大量的動植物
標本,可以引發他們的興趣。
帶學齡前的小小孩看展,不需要依照動線,只要隨著孩子的喜好,用瀏覽的方式即可。
已經上國小的孩子,可以依照他的程度,父母必須預先做些功課,才能帶領孩子思考展覽
的內容。
---
我對於這類型的展覽,一直都沒有用高規格的方式來觀看,也就是不將它當成「正常的博
物館展覽」。
以前還在讀書做研究的時候,針對這樣的「買辦式的展覽」多半給予較低的評價。
評價的方式不是在於展品的好壞,而是在於如此「 超級特展(Blockbuster
Exhibitions) 」對於博物館實踐來說,並非好事。
博物館往往喪失了本身的詮釋權,成為一個場地的租借者,關於博物館應該有的公眾對話
、教育,都在「超級特展」內變得弱勢。
不希望「超級特展」變成吸引觀眾來到博物館的一種手法,但是「超級特展」還是有其存
在的意義。
博物館的起源,本來有部分就是來自於人類的新事物的好奇,而「超級特展」正好能滿足
觀眾對「新事物的好奇心」。
---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簡介】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英語: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位於英國倫敦市。
該館所擁有的生物和地球科學標本約七千萬件,包括五個主題:植物學、昆蟲學、礦物學
、古生物學和動物學等自然歷史。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專門從事生物分類、鑑定和保存。
博物館的典藏品源自於大英博物館,於1881年建成並開放參觀,許多藏品具有偉大的歷史
和科學價值,例如由達爾文所採集的標本。
---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六大展區---展示脈絡釐清】
從第一展區到最後一個展區。
從整個展示脈絡看,其實有點斷裂,造成展示脈絡斷裂的原因很多,可能要寫
到一萬字才能解釋。
簡單的說,此次特展僅是選取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大量的館藏,當中的227件蒐藏品。
特展不是展出一整間博物館,自然無法在一個跨海巡迴展中,進行完整的博物館展示論述
。
---
所以來到這個展覽,請不要嘗試理解展區的配置與展示脈絡,建議是單純針對「物件」來
觀看此展。
因為這次來展出的物件,真的都是非常好的蒐藏品。
---
如果真的很想要知道,該怎麼看待這一個展?
我的建議是,可以用「倫敦自然史博物館,這次可是精銳盡出」的思考模式來理解。
東西方在文化理解上會有些差異,不見得英國館方認為是最好的展品,台灣的觀眾會買單
。
就我個人的角度,第一展區的展品的確是相當吸睛的展品。
因為這次的展品很多,加上許多自然史的標本,所以會出現「一個展櫃,卻放著"似乎是"
不同脈絡展品」的情況出現。
首先,我都會認為這是策展單位做出最好的判斷,畢竟要在有限的空間中展示那麼多展品
,實在很困難。
第二,展品展示的方式也會和「策展人的展示論述」有關連性,都必須要進一步的研究了
解。
---
因為展品非常的多,在網誌中會有針對自己個人喜歡的展品的心得。
這裡分享兩件,如果版友有興趣可以去網誌看全部。
---
【個人推薦展品:《博物誌》(又稱《自然史》)】
這本《博物誌》是自然歷史博物館中最古老的圖書館藏書。
該文本於公元77年由羅馬自然哲學家老普林尼 (Pliny the Elder) 開始編寫,本書涵
蓋自然歷史的所有領域,作品分為37本,分為十冊。
涵蓋了當時的所有自然歷史知識以及數學,文學和藝術,也成為後來百科全書的原型。
自然歷史博物館蒐藏的《博物誌》,是於1469年在威尼斯出版的第一版,當時印刷機才出
現發明大約30年。
作為一個歷史系加上博物館研究者,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內心非常的激動,幾乎是要貼在玻
璃上看這本書。
但是展櫃依然很高,一般展示書籍文本的時候,都會放在可以俯身觀看的展櫃裡。
無論如何,請不要錯過這本現存最古老的《博物誌》出版品。
---
【個人強力推薦必看展品:蜂鳥箱 (Hummingbird case)】
這件展品是我在這次展覽中,最喜歡的一件展品,但是可惜展示的方式是另外在用玻璃帷
幕,等於隔了兩層玻璃。
加上擺放的位置,讓人在觀賞時有一定的距離,以至於容易錯過它。
為什麼我要推薦這件展品?因為它不僅僅是標本珍貴之外,它同時呈現出19世紀「物件展
示與觀看的方式」。
1851年,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在倫敦舉辦了萬國工業博覽會,是全世界的第一場
萬國博覽會。
萬國博覽會所代表的,是屬於國家的權力論述,英國藉此要呈現國力與與其超前的工業發
展。
這件南美蜂鳥箱,由鳥類專家約翰 · 古爾德( John Gould)製作,於萬國博覽會實在
倫敦動物園展出。
來自異國的鳥類標本,讓當時的民眾感到好奇,因此吸引了遊客的注意力,造成轟動。
因為它非常受歡迎,1881年自然歷史博物館正式開放營運時,蜂鳥箱也是主要的展品之一
。
---
在蜂鳥箱中一共有七種不同種類的蜂鳥,古爾德在製作蜂鳥箱的時候,安排這些蜂鳥的位
置,並非隨機或是以美學的概念。
而是以一種,古爾德的物種分類方式安排,以他對於自然主義的理解來進行安排展示。
包括巢的放置,以及環境的安排,還有蜂鳥戲劇性的姿態,另外,玻璃體的八角形結構便
於從各個角度觀看。
是一件相當值得研究的蒐藏品。
---
這兩件並沒有太多的宣傳,卻是我最喜歡的兩件展品。
---
--
我用僅存的一點驕傲,瘋狂的活著
http://www.wretch.cc/album/sheating
--
All Comments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8-13T03:36
at 2018-08-13T03:36
By Charlotte
at 2018-08-14T22:09
at 2018-08-14T22:09
By Hedwig
at 2018-08-16T16:43
at 2018-08-16T16:43
Related Posts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秋季志工招募
By Belly
at 2018-08-09T11:23
at 2018-08-09T11:23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中正紀念堂
By Caroline
at 2018-08-09T10:14
at 2018-08-09T10:14
臺中科博館-漫步太陽系特展
By Leila
at 2018-08-06T20:24
at 2018-08-06T20:24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By Agatha
at 2018-08-04T20:08
at 2018-08-04T20:08
故宮南院實境遊戲「迎貓祭」
By Anonymous
at 2018-08-03T17:23
at 2018-08-03T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