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臉》/訪羅浮宮主席昂利.羅荷特 - 博物館
By Rebecca
at 2009-10-09T11:40
at 2009-10-09T11:4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TSAIMingLian 看板]
典藏今藝術 2009/10 【採訪整理/林志明】
2001年走馬上任的羅荷特(Henri Loyrette),是歷任羅浮宮主席當中,作風最為大膽開
放者,基於羅浮宮一直是當世藝術家活動地方的「傳統」,先是致力邀請當代藝術家進入
羅浮宮與古典藝術品對話,2005年亦開放電影《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在
館內實景拍攝,種種積極的嘗試讓參觀人數從2001年每年500萬人,劇增了67%。最近的計
畫則是「羅浮宮向導演開放」,在來自全世界的200個候選導演中,蔡明亮脫穎而出,《
臉》成為該機構首度參與製作以及典藏的電影。10月2日這部耗資新台幣2億元、花費三年
時間拍攝的影片,即將領先全球在台灣上映,適逢羅荷特至台宣傳此片的時機,本刊特別
邀請林志明,訪問主席革新羅浮宮傳統美術館形象的做法;而特別報導的第二部分,則是
介紹羅浮宮古與今藝術對話的案例;最末,則由黃建宏專文剖析《臉》是如何通過「影像
自身」和「物理性–身體」,進行一種跨文化的翻譯。
羅浮宮主席 昂利.羅荷特(Henri Loyrette)
出生於1952年,在羅馬的法蘭西學院(French Academy in Rome)取得歷史碩士,自1978
年開始擔任奧塞美術館策展人,1994至2001年之間擔任奧塞美術館館長,2001年4月至今
,擔任羅浮宮主席。著有多本與19世紀法國藝術相關的書籍。
Q(林志明) 首先,我想先談《臉》(Face)。羅浮宮是否經過一個從多位導演中挑選
的嚴格篩選過程,才找到蔡明亮?
A(羅荷特) 我們沒有考慮太久就邀請蔡明亮導演一起合作,他在法國相當知名,我們
熟知他的作品。這也是影視部門負責人德若奇耶-普舒(Catherine Derosier-Pouchous)
和我的個人選擇。做為電影創作者,蔡明亮的作品和我們的專業有許多關連,它涉及影像
、尺幅、繪畫,更深刻的是它涉及記憶。這個大膽的選擇其實是一連串政策中的一部分。
如同台北故宮透過未來博物館將博物館典藏和當代創作產生對話。而這也涉及了一個被遺
忘的事,即羅浮宮一直是當世藝術家的家園。
第二點,羅浮宮曾與許多作家如摩里森(Toni Morrison)、音樂家如布列茲(Pierre
Boulez)等合作,而今天我們思考藝術創作時不能不思考電影。從那時候開始,我們開始
尋找與偉大電影創作者合作的機會,想必這十分有趣,並具有刺激活化的作用。蔡明亮對
於我們的收藏是陌生的,但他的觀看方式非常具創造性,而且他的作品也是當今最強的─
─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最近我們在羅浮宮辦了蔡明亮的回顧展,重看他的作品之後,更
能瞭解他的力量和原創性。我覺得我們沒找錯人,這讓我個人感到驕傲。
Q 據我們所知,電影早已存在於羅浮宮,只是不用現在這種形式。
A 的確如此,之前當人們提到博物館和電影,想到的是紀錄片,是有關藝術的影片。然
而《臉》不是一部談藝術或談羅浮宮的影片,更不是一部羅浮宮的紀錄片,而是一部蔡明
亮以羅浮宮為主題的作品;雖然羅浮宮在電影中有強大的呈現,卻多以杜樂麗花園(
Jardin des Tuileries)或是地下室的方式出現;作品收藏出現不多,只有一次,片中人
物由牆中冒出,出現在羅浮宮展廳。但集中注意力觀察,便能看出所有的這些,都和我們
的專業、以及什麼是一種創意的目光的核心有關。我要再一次強調,這和影像、構圖以及
記憶的反思有關,而這些對我們來說是引起熱情的事物。
不可能是一回事,很難又是另一回事
Q 這種大膽而創新的作法是否帶來一些複雜的問題?畢竟在全年開放的博物館中拍片不
是件簡單的事。
A 您說的有理,會有這些複雜的問題出現,但這是技術性、後勤性的問題。羅浮宮一週
開放六天,訪客非常非常多,連要進卡車、擺設拍片設施都很複雜,但我們也有許多拍片
申請。而這都是做得到的,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Q 台北故宮也曾經有在館內拍片的計畫,但因為行政上的困難,變得不可能了。
A 真的很不容易,但不可能是一回事,很難又是另一回事。
Q 在坎城的播放後,國際對此片有不同的評價。您如何看待?
A 在坎城影展的情況是特別的,它的觀眾來自不同的群體,而且電影是一部部連續放映
的,但《臉》卻是一部需要比較沉靜才能欣賞的電影。它在坎城首映時的反映有很大的對
比,有些人為它狂熱,其他人則不能理解。但蔡明亮的電影過去都遇到這樣的情況,他說
這次狂熱喜歡此片的人已比以前多很多,嚴厲的反映反而變少。
Q 2006年侯孝賢受邀為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慶祝20週年,到巴黎拍攝《紅氣
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一片。法國兩個重要美術館不約而同邀請著名導演
拍攝電影,對此您有什麼想法?
A 《紅氣球》是一個邀請,只在美術館取了一個景,不同之處在於奧塞美術館沒有像羅
浮宮一樣長期參與電影的製作與創作。我們完全參與此片的製作,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
。
Q 許多電影在羅浮宮取景,讓電影經驗帶到博物館,像《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許多人認為這是羅浮宮入場人數產生爆炸性增長的原因,這是否使博物館界開始
對電影感興趣?
A 我不認為《達文西密碼》帶動更多民眾,它可能產生一些小效果,但不是很重要的因
素。在2001到2008年間增加了67%的參觀人數,我認為由每年500萬人增加到超過850萬人
,不是因為《達文西密碼》,而是因為羅浮宮本身,這現象還是比較理性的。
羅浮宮一直是當代藝 術家活動的地方
Q 從2004年至今,羅浮宮曾舉辦三次與當代藝術結合的展覽系列「對位」(Contrepoint
)。我看了其中一個展覽,是第三次的「雕塑」(La Sculpture),其中卡普爾(Anish
Kapoor)的作品和亞述的收藏相對照,令人印象深刻。羅浮宮會持續這樣的經驗或是擴大
?您如何評價?
A 我想這有兩個線索。羅浮宮長久以來是當世藝術家活動的地方,從18、19世紀以來便
是如此。他們時常來觀看、臨摹過往大師的作品。這個傳統在今天有點喪失,我們某種程
度上想要復興。我們邀請當代藝術家依羅浮宮的收藏為靈感進行創作,不把他們的作品直
接錯置於古代作品之間。我們做了像是「對位」這樣的群展或是其他更特定的合作,比如
柯史士(Joseph Kosuth)會在10月時前來,一年前有比利時藝術家法伯(Jan Fabre)。
這種合作也持續了羅浮宮做為宮殿的傳統,即邀請當代藝術家為其裝飾進行創作,比如基
弗(Anselm Kiefer)的作品在一個樓梯處,我們也邀了美國的湯伯利(Cy Twombly)。
Q 對您來說這不只持續傳統,也使得羅浮宮重生?
A 這持續了一種傳統,但機構各有其歷史、收藏、地點特性,我想不適合用同樣的方法
去做。羅浮宮一直是當代藝術家活動的地方。
Q 過去的皇家繪畫及雕塑學院就在此活動,而沙龍也在此舉辦。
A 在那之後還有布拉克(Georges Braque)的大鳥天頂壁畫。當德拉克拉瓦(Eugene
Delacroix)在阿波羅長廊(La galerie d'Apollon)工作時,他是一位引起爭議的當代
畫家。藝術家們總是一而再造訪羅浮宮。然而,每一個機構都是不同的,有其歷史;比如
羅浮宮的宮殿部分使得要處理的問題變得有點不一樣。
對於像我這樣的藝術史學家來說,我深深體會對於作品詮釋的觀點,不能僅來自藝術史家
,而是要讓圍繞作品的多樣聲音被聽見。這是為何我們的合作對象非常多元,有政治家、
作家、畫家、音樂家,他們總是為藏品帶來新的目光和詮釋。
Q 您對台灣電影有何觀察?
A 電影是最能輸出的藝術,台灣電影常在法國上映。巴黎的好處之一是它是電影的首都
,是世界上能看到最多原語言版本電影的城市,它提供的影片多樣性也是非凡的。一旦開
始對電影產生興趣,我們就能擁有很精確地跟隨其發展的可能性。
完全不一樣的 羅浮宮分館
Q 我想請教一些您發展出的相當著名、但有點爭議的政策問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Arab Emirates)以4億歐元買下羅浮宮名稱30年的使用權,在阿布達比(Abu
Dhabi)建造一座羅浮宮分館,我們知道這件事有些演變,但不太清楚它的現況,您可以
為我們說明嗎?
A 和阿布達比合作是一件創新的事情,它受爭議也是正常的。阿布達比的合作案是運用
法國的博物館專業,為他們建立一個國家博物館。博物館建築交付法國建築師努維爾(
Jean Nouvel)建造,在羅浮宮的領導下,由全法國國家博物館專業人員一起參與。阿拉
伯聯合大公國首先找上羅浮宮談此項合作,而我認為這是有趣的作法,我們要有不同的閱
讀觀點。羅浮宮是一個以普世性為職志的博物館,而這計畫符合此一職志,雖然一開始受
爭議,但也逐漸被接受。後來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也來了,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才剛和聯合大公國簽約,大家現在都是在全球的視野中思考新的經營
政策。
Q 此計畫是否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而暫緩或縮水?
A 沒有,這個計畫依然如期順利進行中,努維爾的建築計畫也持續建造。此館預計於
2013年開幕。
Q 我們知道法國北部也將設立羅浮宮分館(Le Louvre-Lens),目前進行得如何呢?
A 分館將由日本SANAA事務所的妹島和世(Sejima Kazuyo)主持。對我來說,他們做的
是最好的當代建築。建立分館的蘭斯(Lens)並不是一個文化高度發展的地帶,而是經歷
法國所有重大戰役與多次危機的礦區,在此特殊的地帶植入羅浮宮分館,必然帶有社會及
教育上的意義。我們將使觀眾在一個絕對當代的建築空間中觀看羅浮宮展品,這樣的空間
和巴黎本館的宮殿建築完全不同,展覽將會更具混合性、跨越性。在本館仍以時期、技術
做分類,我們的收藏要求廣博、作品年代約在19世紀中期之前。對很多人來說,它們可能
只是過去的東西,對我來說卻不是,我認為致使參觀人數增加的因素來自羅浮宮自身,來
自人們開始認為解碼當今世界最佳的方式便是透過羅浮宮的收藏。
Q 可以瞭解您對場所精神十分重視。而羅浮宮在蘭斯的分館將是一個十分不同的場域,
而且是完全當代的場所。
A 的確完全不同。在巴黎,我們位處藝術首都的中心,而蘭斯的場地老實說是無何有之
鄉(編按:意指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在巴黎的宮殿歷史上溯中世紀,而在蘭斯的建築物
是完全當代的。在巴黎,我們以大的時代、技術區段分成大型的展覽處室,雖然我們會嘗
試混合一下或是給予它們當代的目光,但我們總是處在羅浮宮之中。
Q 我非常喜悅能和您訪談,瞭解這是一個有其內在一致邏輯的大政策方向,也瞭解蔡明
亮為羅浮宮拍片,亦是這個開放及創新的大方向政策中的一環。
A 是的,這些都是互相呼應的。您知道,左拉(Émile Zola)有一美妙的句子說:「我
們必須在自己的時代中感到舒適自在。」像羅浮宮這樣的大美術館,其挑戰便是如何在自
己的時代中感到舒適自在。當我們知道今天參觀羅浮宮的觀眾之中,有40%是26歲以下的
人口,我們便知道已有些變化產生。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10/09 11:40)
典藏今藝術 2009/10 【採訪整理/林志明】
2001年走馬上任的羅荷特(Henri Loyrette),是歷任羅浮宮主席當中,作風最為大膽開
放者,基於羅浮宮一直是當世藝術家活動地方的「傳統」,先是致力邀請當代藝術家進入
羅浮宮與古典藝術品對話,2005年亦開放電影《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在
館內實景拍攝,種種積極的嘗試讓參觀人數從2001年每年500萬人,劇增了67%。最近的計
畫則是「羅浮宮向導演開放」,在來自全世界的200個候選導演中,蔡明亮脫穎而出,《
臉》成為該機構首度參與製作以及典藏的電影。10月2日這部耗資新台幣2億元、花費三年
時間拍攝的影片,即將領先全球在台灣上映,適逢羅荷特至台宣傳此片的時機,本刊特別
邀請林志明,訪問主席革新羅浮宮傳統美術館形象的做法;而特別報導的第二部分,則是
介紹羅浮宮古與今藝術對話的案例;最末,則由黃建宏專文剖析《臉》是如何通過「影像
自身」和「物理性–身體」,進行一種跨文化的翻譯。
羅浮宮主席 昂利.羅荷特(Henri Loyrette)
出生於1952年,在羅馬的法蘭西學院(French Academy in Rome)取得歷史碩士,自1978
年開始擔任奧塞美術館策展人,1994至2001年之間擔任奧塞美術館館長,2001年4月至今
,擔任羅浮宮主席。著有多本與19世紀法國藝術相關的書籍。
Q(林志明) 首先,我想先談《臉》(Face)。羅浮宮是否經過一個從多位導演中挑選
的嚴格篩選過程,才找到蔡明亮?
A(羅荷特) 我們沒有考慮太久就邀請蔡明亮導演一起合作,他在法國相當知名,我們
熟知他的作品。這也是影視部門負責人德若奇耶-普舒(Catherine Derosier-Pouchous)
和我的個人選擇。做為電影創作者,蔡明亮的作品和我們的專業有許多關連,它涉及影像
、尺幅、繪畫,更深刻的是它涉及記憶。這個大膽的選擇其實是一連串政策中的一部分。
如同台北故宮透過未來博物館將博物館典藏和當代創作產生對話。而這也涉及了一個被遺
忘的事,即羅浮宮一直是當世藝術家的家園。
第二點,羅浮宮曾與許多作家如摩里森(Toni Morrison)、音樂家如布列茲(Pierre
Boulez)等合作,而今天我們思考藝術創作時不能不思考電影。從那時候開始,我們開始
尋找與偉大電影創作者合作的機會,想必這十分有趣,並具有刺激活化的作用。蔡明亮對
於我們的收藏是陌生的,但他的觀看方式非常具創造性,而且他的作品也是當今最強的─
─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最近我們在羅浮宮辦了蔡明亮的回顧展,重看他的作品之後,更
能瞭解他的力量和原創性。我覺得我們沒找錯人,這讓我個人感到驕傲。
Q 據我們所知,電影早已存在於羅浮宮,只是不用現在這種形式。
A 的確如此,之前當人們提到博物館和電影,想到的是紀錄片,是有關藝術的影片。然
而《臉》不是一部談藝術或談羅浮宮的影片,更不是一部羅浮宮的紀錄片,而是一部蔡明
亮以羅浮宮為主題的作品;雖然羅浮宮在電影中有強大的呈現,卻多以杜樂麗花園(
Jardin des Tuileries)或是地下室的方式出現;作品收藏出現不多,只有一次,片中人
物由牆中冒出,出現在羅浮宮展廳。但集中注意力觀察,便能看出所有的這些,都和我們
的專業、以及什麼是一種創意的目光的核心有關。我要再一次強調,這和影像、構圖以及
記憶的反思有關,而這些對我們來說是引起熱情的事物。
不可能是一回事,很難又是另一回事
Q 這種大膽而創新的作法是否帶來一些複雜的問題?畢竟在全年開放的博物館中拍片不
是件簡單的事。
A 您說的有理,會有這些複雜的問題出現,但這是技術性、後勤性的問題。羅浮宮一週
開放六天,訪客非常非常多,連要進卡車、擺設拍片設施都很複雜,但我們也有許多拍片
申請。而這都是做得到的,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Q 台北故宮也曾經有在館內拍片的計畫,但因為行政上的困難,變得不可能了。
A 真的很不容易,但不可能是一回事,很難又是另一回事。
Q 在坎城的播放後,國際對此片有不同的評價。您如何看待?
A 在坎城影展的情況是特別的,它的觀眾來自不同的群體,而且電影是一部部連續放映
的,但《臉》卻是一部需要比較沉靜才能欣賞的電影。它在坎城首映時的反映有很大的對
比,有些人為它狂熱,其他人則不能理解。但蔡明亮的電影過去都遇到這樣的情況,他說
這次狂熱喜歡此片的人已比以前多很多,嚴厲的反映反而變少。
Q 2006年侯孝賢受邀為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慶祝20週年,到巴黎拍攝《紅氣
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一片。法國兩個重要美術館不約而同邀請著名導演
拍攝電影,對此您有什麼想法?
A 《紅氣球》是一個邀請,只在美術館取了一個景,不同之處在於奧塞美術館沒有像羅
浮宮一樣長期參與電影的製作與創作。我們完全參與此片的製作,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
。
Q 許多電影在羅浮宮取景,讓電影經驗帶到博物館,像《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許多人認為這是羅浮宮入場人數產生爆炸性增長的原因,這是否使博物館界開始
對電影感興趣?
A 我不認為《達文西密碼》帶動更多民眾,它可能產生一些小效果,但不是很重要的因
素。在2001到2008年間增加了67%的參觀人數,我認為由每年500萬人增加到超過850萬人
,不是因為《達文西密碼》,而是因為羅浮宮本身,這現象還是比較理性的。
羅浮宮一直是當代藝 術家活動的地方
Q 從2004年至今,羅浮宮曾舉辦三次與當代藝術結合的展覽系列「對位」(Contrepoint
)。我看了其中一個展覽,是第三次的「雕塑」(La Sculpture),其中卡普爾(Anish
Kapoor)的作品和亞述的收藏相對照,令人印象深刻。羅浮宮會持續這樣的經驗或是擴大
?您如何評價?
A 我想這有兩個線索。羅浮宮長久以來是當世藝術家活動的地方,從18、19世紀以來便
是如此。他們時常來觀看、臨摹過往大師的作品。這個傳統在今天有點喪失,我們某種程
度上想要復興。我們邀請當代藝術家依羅浮宮的收藏為靈感進行創作,不把他們的作品直
接錯置於古代作品之間。我們做了像是「對位」這樣的群展或是其他更特定的合作,比如
柯史士(Joseph Kosuth)會在10月時前來,一年前有比利時藝術家法伯(Jan Fabre)。
這種合作也持續了羅浮宮做為宮殿的傳統,即邀請當代藝術家為其裝飾進行創作,比如基
弗(Anselm Kiefer)的作品在一個樓梯處,我們也邀了美國的湯伯利(Cy Twombly)。
Q 對您來說這不只持續傳統,也使得羅浮宮重生?
A 這持續了一種傳統,但機構各有其歷史、收藏、地點特性,我想不適合用同樣的方法
去做。羅浮宮一直是當代藝術家活動的地方。
Q 過去的皇家繪畫及雕塑學院就在此活動,而沙龍也在此舉辦。
A 在那之後還有布拉克(Georges Braque)的大鳥天頂壁畫。當德拉克拉瓦(Eugene
Delacroix)在阿波羅長廊(La galerie d'Apollon)工作時,他是一位引起爭議的當代
畫家。藝術家們總是一而再造訪羅浮宮。然而,每一個機構都是不同的,有其歷史;比如
羅浮宮的宮殿部分使得要處理的問題變得有點不一樣。
對於像我這樣的藝術史學家來說,我深深體會對於作品詮釋的觀點,不能僅來自藝術史家
,而是要讓圍繞作品的多樣聲音被聽見。這是為何我們的合作對象非常多元,有政治家、
作家、畫家、音樂家,他們總是為藏品帶來新的目光和詮釋。
Q 您對台灣電影有何觀察?
A 電影是最能輸出的藝術,台灣電影常在法國上映。巴黎的好處之一是它是電影的首都
,是世界上能看到最多原語言版本電影的城市,它提供的影片多樣性也是非凡的。一旦開
始對電影產生興趣,我們就能擁有很精確地跟隨其發展的可能性。
完全不一樣的 羅浮宮分館
Q 我想請教一些您發展出的相當著名、但有點爭議的政策問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Arab Emirates)以4億歐元買下羅浮宮名稱30年的使用權,在阿布達比(Abu
Dhabi)建造一座羅浮宮分館,我們知道這件事有些演變,但不太清楚它的現況,您可以
為我們說明嗎?
A 和阿布達比合作是一件創新的事情,它受爭議也是正常的。阿布達比的合作案是運用
法國的博物館專業,為他們建立一個國家博物館。博物館建築交付法國建築師努維爾(
Jean Nouvel)建造,在羅浮宮的領導下,由全法國國家博物館專業人員一起參與。阿拉
伯聯合大公國首先找上羅浮宮談此項合作,而我認為這是有趣的作法,我們要有不同的閱
讀觀點。羅浮宮是一個以普世性為職志的博物館,而這計畫符合此一職志,雖然一開始受
爭議,但也逐漸被接受。後來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也來了,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才剛和聯合大公國簽約,大家現在都是在全球的視野中思考新的經營
政策。
Q 此計畫是否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而暫緩或縮水?
A 沒有,這個計畫依然如期順利進行中,努維爾的建築計畫也持續建造。此館預計於
2013年開幕。
Q 我們知道法國北部也將設立羅浮宮分館(Le Louvre-Lens),目前進行得如何呢?
A 分館將由日本SANAA事務所的妹島和世(Sejima Kazuyo)主持。對我來說,他們做的
是最好的當代建築。建立分館的蘭斯(Lens)並不是一個文化高度發展的地帶,而是經歷
法國所有重大戰役與多次危機的礦區,在此特殊的地帶植入羅浮宮分館,必然帶有社會及
教育上的意義。我們將使觀眾在一個絕對當代的建築空間中觀看羅浮宮展品,這樣的空間
和巴黎本館的宮殿建築完全不同,展覽將會更具混合性、跨越性。在本館仍以時期、技術
做分類,我們的收藏要求廣博、作品年代約在19世紀中期之前。對很多人來說,它們可能
只是過去的東西,對我來說卻不是,我認為致使參觀人數增加的因素來自羅浮宮自身,來
自人們開始認為解碼當今世界最佳的方式便是透過羅浮宮的收藏。
Q 可以瞭解您對場所精神十分重視。而羅浮宮在蘭斯的分館將是一個十分不同的場域,
而且是完全當代的場所。
A 的確完全不同。在巴黎,我們位處藝術首都的中心,而蘭斯的場地老實說是無何有之
鄉(編按:意指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在巴黎的宮殿歷史上溯中世紀,而在蘭斯的建築物
是完全當代的。在巴黎,我們以大的時代、技術區段分成大型的展覽處室,雖然我們會嘗
試混合一下或是給予它們當代的目光,但我們總是處在羅浮宮之中。
Q 我非常喜悅能和您訪談,瞭解這是一個有其內在一致邏輯的大政策方向,也瞭解蔡明
亮為羅浮宮拍片,亦是這個開放及創新的大方向政策中的一環。
A 是的,這些都是互相呼應的。您知道,左拉(Émile Zola)有一美妙的句子說:「我
們必須在自己的時代中感到舒適自在。」像羅浮宮這樣的大美術館,其挑戰便是如何在自
己的時代中感到舒適自在。當我們知道今天參觀羅浮宮的觀眾之中,有40%是26歲以下的
人口,我們便知道已有些變化產生。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10/09 11:40)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成大博物館同步轉播週日閱讀科學大師
By Joe
at 2009-10-09T10:16
at 2009-10-09T10:16
野小孩瘋台灣明天要訪問木雕博物館館長喔!
By Jacky
at 2009-10-08T13:08
at 2009-10-08T13:08
TAIWAN的故事-徐永進個展 台北華山園區
By Mia
at 2009-10-07T21:47
at 2009-10-07T21:47
「境中之境」藝術家座談會@ 國美館數位 …
By Freda
at 2009-10-07T19:43
at 2009-10-07T19:43
北美館皮克斯動畫展 本週五起加開星光場
By Edith
at 2009-10-07T17:54
at 2009-10-07T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