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突襲-林冠名個展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台北
By Annie
at 2008-03-03T00:03
at 2008-03-03T00:03
Table of Contents
這次當代館不僅從對岸邀請了41位(組)藝術家
也找來了年紀相仿的台灣創作者-林冠名 於MOCA Studio舉行個展
同個世代,不同生活背景的他們 在藝術表現上和關注焦點上存在著哪些異與同?
[策展緣由]
林冠名的錄影作品,在低度科技中展露出高度的詩意。
排除了承載明確訊息的社會性影像,取經自然為空白畫布,
以最簡約的表現手法開啟對錄像二維性、紀實性,及人的時空經驗的挑戰;
呈現那稍縱即逝、難以言說的片刻,對影像過度消費的當下趨向提出反駁。
[展覽資訊]
林冠名1981年生,2006年獲台北美術獎,並開始活躍展出於北京、上海、福岡等地,
創作力豐盛。在台灣的新秀科技藝術家當中,少見有如林冠名一般,偏好以節制的手法
和「低度科技」的概念來展露一種「高度詩意」的美學。錄影藝術之於林冠名,
乍看像是一種尋常的風景寫生繪畫,藝術家在不經意的瞬間落下輕巧的筆刷;
事實上,這些再製過的寫生影像,不僅重疊交錯了被「縮時」與「延時」處理過的
各種自然真實,也混合了一些似有若無的抽象意念與隱約情感。
這次展出林冠名七件作品,包括兩件全新創作。海洋是林冠名作品中最常出現的場景。
在【難以計量的機率問題】中,面孔模糊的人們在忽近猶遠的汪洋中,操演著沉默而
劃一的動作,如同蜉蝣生物,在海浪中載浮載沉;作品的構圖提供觀者一個全知的視角,
得以俯視結構中的自我。凝視影像的觀者因此感受到一種疏離經驗,甚而對自我的存在
感心生疑慮。
在【飛了之後】藝術家以低限的介入─一只黃色氣球的洩氣動作,
劃開優美的山水景色,在靜默一瞬間介入理所當然的自然世界,啟動人的微細感受。
在【外木山】裡尋常的海水浴場一景,存在著三個時態:遠方的泳者以慢速前行,
觀景台上的觀眾靜止不動,而柱上的LED時鐘則標示著理性時間的流逝。時空斷裂之中,
引人進入出神狀態。沒有大敘述,沒有政經現實,沒有明確的符號訊息,林冠名以
最簡約的手法捕捉瞬間的詩意。細細品嚐後,更可體會看似單純的凝視,實則蘊涵了
複雜的心理運作。
林冠名的錄像作品雖從現實出發,卻有心逃脫語言的捕捉和技術的框架,刻意避開
日常的邏輯脈絡和所謂的社會性格,寧願這一幕幕的錄影場景就像微風一般,
略過觀者眼前之同時,特別能夠撩撥起觀者內心的是一種「微型的感性」。
(摘自: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index.asp?ID=54)
[參觀資訊]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展間102.103)
展期自2月23日至4月13日止
周二~日10:00-18:00,周一休館
--
也找來了年紀相仿的台灣創作者-林冠名 於MOCA Studio舉行個展
同個世代,不同生活背景的他們 在藝術表現上和關注焦點上存在著哪些異與同?
[策展緣由]
林冠名的錄影作品,在低度科技中展露出高度的詩意。
排除了承載明確訊息的社會性影像,取經自然為空白畫布,
以最簡約的表現手法開啟對錄像二維性、紀實性,及人的時空經驗的挑戰;
呈現那稍縱即逝、難以言說的片刻,對影像過度消費的當下趨向提出反駁。
[展覽資訊]
林冠名1981年生,2006年獲台北美術獎,並開始活躍展出於北京、上海、福岡等地,
創作力豐盛。在台灣的新秀科技藝術家當中,少見有如林冠名一般,偏好以節制的手法
和「低度科技」的概念來展露一種「高度詩意」的美學。錄影藝術之於林冠名,
乍看像是一種尋常的風景寫生繪畫,藝術家在不經意的瞬間落下輕巧的筆刷;
事實上,這些再製過的寫生影像,不僅重疊交錯了被「縮時」與「延時」處理過的
各種自然真實,也混合了一些似有若無的抽象意念與隱約情感。
這次展出林冠名七件作品,包括兩件全新創作。海洋是林冠名作品中最常出現的場景。
在【難以計量的機率問題】中,面孔模糊的人們在忽近猶遠的汪洋中,操演著沉默而
劃一的動作,如同蜉蝣生物,在海浪中載浮載沉;作品的構圖提供觀者一個全知的視角,
得以俯視結構中的自我。凝視影像的觀者因此感受到一種疏離經驗,甚而對自我的存在
感心生疑慮。
在【飛了之後】藝術家以低限的介入─一只黃色氣球的洩氣動作,
劃開優美的山水景色,在靜默一瞬間介入理所當然的自然世界,啟動人的微細感受。
在【外木山】裡尋常的海水浴場一景,存在著三個時態:遠方的泳者以慢速前行,
觀景台上的觀眾靜止不動,而柱上的LED時鐘則標示著理性時間的流逝。時空斷裂之中,
引人進入出神狀態。沒有大敘述,沒有政經現實,沒有明確的符號訊息,林冠名以
最簡約的手法捕捉瞬間的詩意。細細品嚐後,更可體會看似單純的凝視,實則蘊涵了
複雜的心理運作。
林冠名的錄像作品雖從現實出發,卻有心逃脫語言的捕捉和技術的框架,刻意避開
日常的邏輯脈絡和所謂的社會性格,寧願這一幕幕的錄影場景就像微風一般,
略過觀者眼前之同時,特別能夠撩撥起觀者內心的是一種「微型的感性」。
(摘自: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index.asp?ID=54)
[參觀資訊]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展間102.103)
展期自2月23日至4月13日止
周二~日10:00-18:00,周一休館
--
Tags:
台北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08-03-07T10:40
at 2008-03-07T10:40
By Jack
at 2008-03-08T17:59
at 2008-03-08T17:59
By Margaret
at 2008-03-13T17:10
at 2008-03-13T17:10
Related Posts
《畫不像的畫像》2008年兒童巡迴美展
By Bethany
at 2008-03-02T23:55
at 2008-03-02T23:55
擁抱華麗巴洛克(遲來的分享文)
By Una
at 2008-03-02T21:36
at 2008-03-02T21:36
台灣第一座攝影博物館即將成立
By Kyle
at 2008-03-02T19:23
at 2008-03-02T19:23
李明道的機器人 動漫輕盈卡哇伊
By Suhail Hany
at 2008-03-01T10:59
at 2008-03-01T10:59
鼠年特展 科博館 + 台北動物園
By Daniel
at 2008-02-29T02:25
at 2008-02-29T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