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 台北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3-10-06T20:26

Table of Contents

展覽名稱 |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展覽時間 | 2013/09/14-11/10

展覽地點 |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epi

文圖完整版:http://karenlin7912.pixnet.net/blog/post/53047790

========================================
共19位德國藝術家參展,策展人Melanie Bono 也是德國人。「風險社會」主題,策展人主
要是在探討,個人與群體(社會)的關係。個體化的個體、社會、政治、文化的交互影響,
探討當下與未來。展覽主要分成四個部分:
【微觀-宏觀】 (社會議題對個人的意義);
【失序與幻滅】 (傳統觀念的瓦解對個人的影響) ;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 (每個人都可以主導自己的人生,從雇員變老闆);
【新的合作模式】(網路社群所帶來的新合作模式) 。西方價值本來就很重視所謂「個體
」發展,但這個展反倒動搖了我這個想法,反觀亞洲這個很重視群體關係的環境,確實慢
慢趨向個體化發展。

=======================================

先說一些我覺有想法的作品好了----------------->


Michael Beutler〈旋轉門〉 @2013

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專為台北這展設計的,對台北房子的印象、當地素材的運用。像是布、
塑膠水管、橘色大水桶、有屋頂的房子......都是對台北的印象。兩層圓頂的圓柱建築,
是土樓的印象。一開始看到這房子,並不特別驚訝,只是在出館時發現他的門「不見」時
超級驚恐,我進moca時帳棚的門明明在阿!剛好有導覽同學在介紹作品,才知道原來帳篷
的牆會旋轉還會上下動(也就是門轉到另一邊了....)進去後才發現主幹是漂在大水池裡的
橘色大水桶,也就是他們撐起整個帳篷,推動支架並不是特別費力,噢超好玩的XDDDD


ANNA WITT 〈嚮導〉 @2013

是一部20min.的紀錄片,紀錄建成國中的同學看這[風險社會]這個展的過程和小小的想法
(心得字幕化)。因為這件作品也是現地製作,而且更具互動性,所以結果不在藝術家的規
劃內。藝術家本是希望同學說出對於作品的個人看法和詮釋,達到制式教育下,藝術自由
的可能和理念。同學們,就是這個展的嚮導阿!但是阿,同學們好像對作品沒有特別的想
法,只關心藝術家為什麼要這麼呈現作品,和一些「感覺」。反而遠離了自身詮釋此目地
,總之就只能這樣了(攤手)


ANNA WITT 〈彈性時間〉 @2010
是一個「打零工機會」,只要在街上舉手,就會得到10歐。時間自行決定。一般情況,老
闆會決定你的價值(當然還會有人的「最低價值」(笑)),但藝術家以最現實的方式讓我們
自行衡量自身價值,有些人舉了好久,有些人舉了一分鐘就走了。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
以金錢衡量價值時,部分群體效應就會浮現(群體給你的價值是多少?)。其實所謂人道、
民主的社會,更甚公平的社會,都必須先從短視的需求和個人的不確定性下手阿。


SVEN JOHNE 〈見證者的眼淚〉 @2009

一樣是約20min.的錄像作品,單方面的「訪談」紀錄。主持人念稿說1989年東德人民不流
血抗爭推伯林倒牆的故事,受訪人都沒說話,在故事的最後,受訪者感動得哭了。主持人
是個優秀的「說故事家」,聽者默默變成見證者了.....歷史事件其實充斥了這種情況,
從表述的角度、細節讓我們這些候人「彷彿置身其中」,因此感動甚而落淚。然而,另一
個角度來看,媒體和紀錄何嘗不是如此?熟悉的歷史更是如此!被敘事者操控著。



Alicja Kwade 〈15.02.2013〉 @2013

這是2013年2月15日,8g的金換算成同價位的銀、錫、鎳、銅、鉛、鋅、鋁比較。(他們都
是真的!) 難得一目了然的作品阿(笑)。藝術家的體會我想大家都懂,貴重金屬並不是人
們一般日常生活會用到的東西,而他的價值也是我們所協議出來的,每一秒都不一樣....
。而這些金屬,卻關係著經濟成長也是人們生財工具。但如果從稀有性和閃亮亮呈度上來
看,人們都喜歡別人沒有的東西而且閃亮亮得更好(笑),至少從供需法則上來看,是必然
的結果。



FORT 〈空格〉 @2012 全300件

這作品超有趣的!一走進展間想說怎麼這麼多壓克力板....結果是玻璃框裡各自收納一位
國際藝術名家的一根頭髮,所以共300個藝術家,300根頭髮(當然有些沒有頭髮只好用手
毛)。據說裡面有Andy Warhol、村上隆、草間彌生....作品數量還在增加中。藝術家很有
技巧的,把有重要個人訊息的毛髮提供給觀賞者,讓我們和這些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大藝
術家們有「見面」的機會。但我們這些人,客觀上就是對毛髮與姓名的崇拜,忽略了藝術
家的價值。同時,在一整牆的玻璃框中,其實也看不清楚故意印得很小的名字,故意嘲諷
我們的盲從。


Michael Sailstorfer 〈火箭樹〉 @2008 單頻道錄像

這作品很有趣,很容易被嚇到。就是一棵樹在草地上,突然「砰!!!」樹爆炸了˙A˙
這一切真的太突然了阿!貌似平靜的環境卻有想不到的風險;大自然和科技的衝
突總是驚心動魄啊!



Hans D. Christ, Yvonne P. Doderer, Iris Dressler, Stephan Köperl, Sylvia
Winkler 〈不受如此統御的藝術〉 @2010~2013 尺寸視空間而定

背景是事實:德國保羅波拿茲火車站擴大整建並地下化的工程,於1994年提案,直到2010
年正式動工,十年工程 預計花費四十五億歐元。將斯圖加特升級為巴黎—維也納跨歐陸
鐡路網的一員,原本的地上鐡路則可做為新的開發用地,但因預算黑洞問題和政商勾結醜
聞,本案引發一連串的爭議,喚起了公民意識的抬頭,開始追探納稅人無發言權、歷史記
憶及建築的抹滅、環境的破壞及城市都更的黑暗期等問題。引此開啟了「斯圖加特21計劃
」,從2007年起,市民自發性介入,系統性地將計劃資料及影響公佈網站宣傳,集結大規
模示威抗議,從國小學生到養老院居民,皆參與串連了近四年的公民社會運動,在2011年
11月舉行的公民投票中,此計劃雖以58.8%的同意票繼續進行,但已實證了左右德國政治
生態及民主發展的公民力量。(MOCA介紹)

近年建設、都市化問題被大眾關心,連今年鳳甲美術館策展人培力專案的得獎作品就有一
件事討論都市化與居民的關係。藝術和社會運動結合,本是當代藝術的一種呈現方式,實
在不懂前幾個月吵吵鬧鬧的藝術家不要干涉是哪招(攤手)。展間呈現了相關海報、新聞片
段、宣傳短片、徽章、塗鴉文宣(翻成中文).....很熱鬧,也提供了台灣社會一個公民運
動的實例說明。


   
Katinka Bock 〈團結〉 @2013 台北街頭找到的繩子,尺寸視空間而定

藝術家在底特律和巴黎都做過類似的展覽。可以看出每個地區的繩子獨特性,像台北就一
堆紅、白塑膠繩和提袋的繩子。這是一件純概念性的作品,個人化的社會,傾向把注意力
放在單一的新事物上,但這件作品相反的呈現單一的「垃圾」如何透過合作和再製重新創
造。也是對個體化是否還有必要合作的一個反思。看著這些繩子,從二樓窗外一個接一個
手拉手地穿過走廊,爬上屋頂,垂下呈一聚落,總想到跟蹤螞蟻的行徑路線。



Matthias Fritsch 〈來自群眾的音樂〉 @2008-2012 10件

另一個很令人興奮的作品。藝術家在06年設立Subrealic網路平台。在〈來自群眾的音樂
〉計畫裡,藝術家創作了10部約4min.的無聲影片免費提供給大眾下載配樂之。目前已經
超過25個音訊檔,而每個參與者只要貢獻一套自製的音樂,就可以享有免費使用那部高畫
質影片的權利。這個藝術計畫,其實對著作權的立法目的提出一項挑戰,藝術家要的不是
影片利用對自身的利益而是歡迎大家互相交流訊息。


Paul Wiersbinski 〈群體效應〉 @2012

一部很多片段剪輯呈的約30min.短片,很像紀錄片。相較其他作品,他確實嚴肅戲謔很多
。藝術家從蜜蜂、螞蟻的群體性出發。有個片段印象很深刻,一群螞蟻合體過河,因為大
家都相互咬很緊,連魚都吃不到他們。是說明了群體合作的重要性,一隻螞蟻根本不可能
過河也一定會被魚吃掉。二十世紀初的政府機關或領導人(以US為例),運用電視媒體、政
令宣導、實驗,要控制人民「把別人變成機器人控制。」一開始看到這句紀錄,完全對美
國著稱的自由化感到虛假噁心。 在冷戰時期,CIA不斷進行實驗,開發洗腦群眾的手法,
把人變作失去對環境知覺的機器人,讓人喪失記憶「記憶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一直到現
代,這個實驗仍然存在,只是換了一種手法,從「完全消費自我」出發以控制人群,用廣
告來遊說消費者,畢竟上位者都清楚人性(物質崇拜)。另一個影像倒是很諷刺:一隻青蛙
不斷用舌頭去攻擊手機螢幕上的蟲蟲影像。

我們真的活在個體化的社會中嗎?




Björn Dahlem 〈天體理論IV〉 @2013

很漂亮的裝置與擺設,這也是藝術家的專長和其所追求的。作品主題以科學、宇宙學、天
文學為主。Dahlem先生很認真研究宇宙形成和天文學,然後把靈感和天體或想像或象徵性
地轉換成實體的模型裝置,他本人稱為「想法模型」(thought models)。易言之,就是
把人放回宇宙中,去思考和探索我們存在的本質。

他的作品都好平靜好簡潔乾淨,但決不簡單,光是如何矲放那些「白色石頭」就夠令人傷
腦筋了。他很重視光線和陰影的呈現的效果。「如何讓作品脫克服重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他在工作坊強調。雖然還是不太懂哲學與天體學的關係,但是阿,這件作品真得很棒!

=============================================

心得:
每位藝術家對所謂「風險社會」有不同的解讀和作品呈現。但總括就是,個人與這社會倒
底是怎樣的關係呢?人並不完全是獨力的個體,但個人能力發展可為社會現象,兩人的關
係可簡單可複雜。最後群眾力量是很中性的力量。





--
▃ ▃ ▌▌▌▌ _▂▄▃▄▆▇█▅▆█
ˍ▃▃ˍ ▌▌▌▌▌ ▌ ▌▌ ▇▆▇▆▅▃▁ˍˍ▂_
˙ ˙ ▄▄ ▄▄▄▄ ╩ △
╰╯ ▄▄
▄▄▄ ├─ ────────── ||||||
▕▕ ▄▄▄ψxfreedom || || || ||

--
Tags: 台北

All Comments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3-10-11T14:42
D 頭推~~!!感謝分享好文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3-10-13T16:58
我對"見證者的眼淚"的解讀反而是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3-10-18T11:06
對歷史事件不存情感的聆聽者 不禁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情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3-10-20T08:45
屢屢試圖打斷敘事者的描述 卻總因對權威的畏懼而退縮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3-10-23T21:20
但影片最終卻被拼接上聆聽者受感動而流淚的畫面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3-10-24T20:33
顯現了藝術家(敘事者)的渲染和操縱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3-10-26T12:46
經由作品說明(事件描述)而左右觀眾(聆聽者)的感受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3-10-30T11:16
^^^^^^^^手冊裡對作品的文字說明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3-11-01T13:53
樓上p大的看法也很有趣(似乎也是這麼一回事呢)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3-11-02T19:18
謝謝分享~

美術館放電影 有影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3-10-03T10:34
※ [本文轉錄自 Theater 看板 #1IJDUmq5 ] http://ppt.cc/1ACD 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2013-10-03 看電影到美術館、博物館也行?知名導演蔡明亮的電影「郊遊」奪得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 獎,並有意走美術館、博物館的放映路線,對此,文化部長龍應台也表贊同 ...

蓋不住的真相-回收藝術展覽 有免費影展喔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3-10-02T12:56
《蓋不住的真相》,揭開便利所看不見的真正代價!台灣一年至少有14億個瓶蓋沒有被回 收,這些瓶蓋造成環境汙染,甚至讓不少海洋動物誤食而死…。 我們將利用瓶蓋打造回收藝術展覽,期間舉辦免費影展及講座,盼能揭開便利消費背後的 真相,促使人們從生活中改變習慣,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 ...

國家地理雜誌125周年攝影展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3-09-29T16:34
展覽場內不能拍照,主要為文字敘述。 網誌內有入場雜誌封面牆相片一張。 http://lovelaksa.pixnet.net/blog/post/163069058 ---------------------- 以下為部落格文字複製: ---------------------- 趁著週六假期,上午 ...

201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3-09-28T07:56
201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全球藝術大師匯聚 爆發的藝術能量 橫渡時代隔閡,跨越種族差異,藝術的世界人人平等;在沒有優劣的場域,只有熱情是唯 一的評分標準。ART TAIPEI 2013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精選藝術作品,除了歷年座上嘉賓草 間彌生,享譽國際的YBA藝術家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

《美術館時光》 串起藝術與人生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9-26T22:48
※ [本文轉錄自 Artfilm 看板 #1IH4an6z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092600492.html 2013-09-26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約翰是年屆退休的美術館資深警衛,安則是為了探病首次踏訪維也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