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米勒田園之美畫展 - 博物館
By Quanna
at 2008-07-15T15:46
at 2008-07-15T15:46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ronadol1028/11656279
從年初開始 就知道歷史博物館五月份開始有個大展
奧塞博物館從不外借的米勒真跡"拾穗" "晚禱"即將來台展出
超級吸引我的
http://www.udnmillet.com.tw/work06.htm 歷史博物館畫作介紹
雖然對於藝術並不是那麼的了解 但像上次大英博物館在故宮的展覽 也還是有幸去看了一
下
這次 從小只能看到圖片的拾穗和晚禱 居然能看到真實的畫作 這...就是幸福了吧
當然 我是個乖巧的觀賞者 進入博物館不該拍的 不該碰的 都絕對不會碰
所以 以下圖片都是在館外拍的
相信只要是住在台北市 或每天會經過台北市的人 都有看過這旗幟吧
中華路上旗海飄揚的盛況 讓人不得不注意
我們的目的地 歷史博物館 據館方形容 自從米勒展開始 不管平日或假日 排隊人潮沒少
過啊!
不過側面消息得知 閉館前一小時入場 人會少一點 你也可以在拾穗和晚禱前欣賞久一點
我們大約是下午四點到的 沒錯!人潮洶湧啊~不過這是嚇不倒我的 想當初大英博物館展覽
跟五月天演唱會
跟這個比起來 這還算小兒科拉
聲名遠播的拾穗 說真的,要看畫或任何展覽甚至是到外地遊玩之前
最好是好好做一下功課,這樣看也看的比較有意思一點
(拾穗〉所表現的卻是三位農村婦女,米勒賦予三位農婦經典的永恆姿勢和造形;這三位
農婦衣著粗厚樸實,隱約可以看到她們因為辛勤勞動的生活壓力,練就一身結實的肌肉和
堅硬的骨骼,俯首撿拾地上的落穗時,三位農婦那種細微的動作,散發出一股感人的親情
與無言的默契,原來,這三位拾穗的農婦,據考證是祖母(右)、母親(中),及女兒(
左)三代同堂;母親居中,彎腰最深,拾穗最多,最能吃苦,我們看她腰間的袋子裝得最
滿最重,一眼便能認出,為家計一肩扛起的偉大母愛;左邊裹著藍色頭巾的少女,多出兩
截兔巾,深怕白皙的皮膚被熾烈的太陽曬傷,動作也靈巧,右手剛拾得的麥穗,立刻交由
左手置於背後,一種年輕的活力和少女慣有的柔美和優雅的氣氛,躍然紙上;最靠右的半
立半蹲的長者祖母,雖然年邁,動作稍拙緩,但依舊挺起身子,和著媳婦孫女,象徵性地
拾幾株麥穗在手,仍不時地檢視並為她們加油打氣,作為一個家族長老的精神支柱與標竿
。
三個女人,距離不等,高度有別,動作則一如連續劇畫面;由祖母的半立,經左邊孫女的
半蹲,到媳婦的全蹲深躬;手掌由祖母的全開,做欲拾之勢,到孫女初觸地面,而終於媳
婦的拾穗在握,像極一幕活動的電影畫面,米勒纖細的心靈與精敏的雙眼,洞悉人間的寒
暖悲歡,在他筆下一一現形,一一還原。
更令人為之鼻酸的是,三位祖孫三代的農婦拾穗時的位置,與遠離正在收割運作,忙於收
工打包農地主人的主要工作圈形成對比;祖孫三人未敢驚動他人,默默拾穗,默默撿拾農
地主人剩餘殘存的落穗,那種卑微,並甘為卑微的平民性格(三人都在地平線以下),才
是米勒畫面人物背後不為人知的偉大悲情。
聽聽看古代希伯萊人的一則傳說:「你的農場在收穫時,不可拒絕拾穗者,應該完全開放
,自由地讓貧苦人家拾取落穗,讓孤兒、寡婦拾取落穗,主是你的神、祂會使你的農地得
到豐收。」
節自奇摩知識+
《晚禱》(L'Anglus)是法國巴比松派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述一
對農民夫婦在遠處教堂鐘聲想起時,放下手上的工作,虔誠的祈禱。在米勒去世之後,這
幅畫幾經易手,最後一位法國人以800,000法郎購得此畫,並捐贈給法國政府。《晚禱》
目前則收藏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
節自奇摩知識+
本來沒有特別偏愛 但這次看完展覽回來-春天-已經變成我的電腦桌面了
這是最晚年的四季四部作品當中的一幅,在這四部當中,是幅特異之作。米勒大多將其對
自然的專念表現在農民身上,唯獨晚年的這幅畫,正面接近自然想斷定自然的神秘。
1867年巴黎博覽會,米勒與柯洛一起展出田園自然風格的畫作,俄國大文豪伏爾斯泰稱讚
《晚鐘》畫風充滿人道關懷,人道畫家之名開始遠播,巴黎市民喜歡《拾穗》,公認畫出
農民的勞苦,農民畫家名號又響徹雲霄,更重要是,後期的印象派畫家們,在天園畫的天
空背景中,發現光線的絕妙,形成一股開創新世的風潮。
人們逐漸喜歡米勒的繪畫,但是他已走入人生之秋,晚年的米勒,開始轉性,不再畫鄉村
人物,專心創作四季四部曲的畫作,這幅名為《春》的畫作,彰顯米勒的意圖,原來他想
給世人的仍是人間天堂的氣氛,尤其這幅以春為名的巨畫,氣氛充滿薄鬱的哀傷,顯露畫
家的人間心性。
「春天」是一幅純粹的風景畫,是米勒在巴比松的工作室裡完成的。工作室外面有一個花
園,依偎在楓丹白露森林的旁邊。森林看來好似一堵綠色的牆,嫩綠的春芽及修長平行的
樹幹帶來輕盈的感覺。米勒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米勒,描繪出春季雷雨的烏雲、雨後的彩
虹、飽含濕氣的泥土、零星散布的春季花卉、開花的果樹等。
「春天」更承襲了北方風景畫派的傳統,講究無微不至的觀察,還有微小人物,在烏雲密
布的天空下,不可駕馭的大自然反映出人類的渺小無助。但這幅畫也受到了新繪畫的影響
,追求迅速直接的感覺及印象,對於明亮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節自奇摩知識+
紡紗女 不負責任評論 只感覺到她一臉的愁(本來想用哀怨形容,後來又覺得應該沒那麼慘
)
年輕的農家女坐在草地旁的斜坡上,一邊看顧吃草的山羊一邊用紡錘抽羊毛紗。她穿著米
灰色粗布袍,肩上披著一條羊毛圍巾,腳上穿著木鞋,頭上戴著奧弗涅(Auvergne)地區
傳統的「鐘形」無邊草帽。榛木紡紗桿上插著以布條固定的羊毛束,牧羊女以左手所持的
紡錘來絡紗。
這幅油畫是在巴比松完成的,但其草稿來自米勒在1866年旅居奧弗涅及亞利耶(Allier)
地區時所畫的多幅速寫。當時米勒陪妻子到以水療著稱的維琪(Vichy)療養,當地的鄉
土人情使他大開眼界。他在寫給好友宋思爾(Sensier)的信中提到:「這裡的鄉下人和
巴比松的農民味道完全不同。他們長得一副道地的笨拙土氣,保證你絕對感覺不到著名的
水療勝地近在咫尺。每個婦女都帶著和善親切的臉孔,她們的長相完全吻合哥德式藝術的
典型相貌。」
奧弗涅的原始景觀及敦厚鄉民打動了米勒的心,因此這幅畫透露著一種特殊的情感。紡紗
女的面孔似乎籠罩在光環之中,眼窩凹陷,雙唇微啟,背光的身影後方是浮著朵朵白雲的
明亮天空,襯托出人物超越時空的永恆感,猶如孤寂、隱遁的象徵,若隱若現的羊群,更
加深了虛無飄渺的感覺。
這幅畫的構圖經過精心的研究:「明亮的天空與灰暗的土坡,霧般的雲朵與牧羊女結實的
身軀,牧羊女應是不知愁的年紀卻帶著一臉憂愁,這一切都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 女
郎的表情的確耐人尋味。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紡紗女》才被視為米勒最重要的作品
之一。
節自奇摩知識+
看完畫之後,我自己跑到隔壁的植物園去散步,順便聽蟬叫跟看青蛙跳
順手拍的一張照片.給我一種神隱少女卡通裡"錢婆婆"小屋前燈光的感覺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宮崎駿的卡通,除了他一直想表達的小孩要勇敢之外,也非常欣賞他愛護
大自然的涵意
神隱少女卡通中,錢婆婆住的家在一大片田地的中間,再過去一點則是森林
想當然爾,一到晚上一定只有一種顏色,而屋前的燈柱奉了錢婆婆的命令跳呀跳的去接千尋
一行人
帶著他們到了亮著溫暖黃光,煙囪還冒著氣的小屋前,給我一種很溫暖很安心的感覺
我想...這也是安全感的一種吧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節能減碳。愛地球 三大特展@高雄工博館
By Suhail Hany
at 2008-07-15T10:33
at 2008-07-15T10:33
一次式波形計劃{沒有抬頭}場次表
By Cara
at 2008-07-14T23:57
at 2008-07-14T23:57
Re: 請問博物館研究所...
By Elizabeth
at 2008-07-14T22:10
at 2008-07-14T22:10
有關台灣企銀之故宮之友白金visa卡
By Zora
at 2008-07-14T21:46
at 2008-07-14T21:46
抱歉 版標寫錯字了
By Hedda
at 2008-07-14T19:45
at 2008-07-14T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