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的定義和魔術體驗/林斯諺 - 魔術討論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7-07-20T17:46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轉貼自-聯合新聞網│鳴人堂 沃草烙哲學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574381#sup_1

--

林斯諺/魔術的定義和魔術體驗

沃草烙哲學 10 Jul, 2017


前一陣子台裔加拿大籍魔術師蔡威澤(Will Tsai)在美國選秀節目《美國達人秀》(
America’s Got Talent)表演了一段硬幣消失與瞬間移動的魔術,上傳至YouTube的影片
短短三天內吸引超過一千八百萬人次觀看,引發熱議,大眾對於魔術的關注度瞬間提高不
少。

事實上,魔術一直是相當受歡迎的表演藝術,但對於魔術的嚴肅討論卻較為少見。除了因
為魔術常與騙術或詐欺等行為連結在一起外,部分也是因為電影以及電視等新興娛樂某種
程度取代了魔術的娛樂功能。近年,越來越多哲學家將目光轉向這個獨特的藝術類型。

例如美國魔術師萊汀頓(Jason Leddington),他本身也是哲學教授。萊汀頓專研藝術中
的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魔術自然成為他的關注焦點。本文簡單介紹萊汀頓在〈
魔術體驗〉一文中關於魔術的美學討論。1

在進行介紹之前,有一點必須先聲明,不論是萊汀頓的文章或是本文,重點都在於哲學討
論,而非破解魔術。洩漏魔術機密在魔術界是嚴重的「罪行」,而這並非本文意圖。萊汀
頓文章中提到的一些關於魔術的細節,顯然都是公開的秘密,魔術界人士應可放心閱讀。


魔術不是騙術,也不是超能力

萊汀頓認為有兩個對於魔術的常見誤解必須先澄清,澄清這兩點能讓大眾更享受魔術,也
能更嚴肅地看待魔術。

首先,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魔術師表演魔術的目的是要騙倒觀眾,這並不正確。欺騙只是一
種手段,魔術真正的目的在於表演。美國魔術師歐提茲(Darwin Ortiz)針對這點做了很
好的刻畫:


魔術不只是欺騙,而是製造幻象,不可能的幻象。


這就把魔術與江湖騙術區分開來,後者的目的大多在於欺騙。


第二,魔術師表演魔術的目的不在於說服觀眾他有超自然力量。例如,知名的以色列表演
者尤里‧蓋勒(Uri Geller)自稱是靈媒,他的「魔術」表演便常帶有這種目的。根據萊
汀頓的觀點,蓋勒不能算是魔術師,他頂多就是一名江湖騙士。上述誤解很容易造成觀眾
有不屑的反應:「哼!我才不相信!」但這樣的反應,誤解了魔術的目的。也就是說,如
果觀眾打從心底相信魔術師有超能力,那麼魔術藉由呈現不可能性所帶來的驚愕感就消失
了。假設你相信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有移動自由女神像的超能力,那你
就不會因為「自由女神像的消失這件事是不可能的」而感到驚訝,你驚訝的事情反而變成
:「原來大衛.考柏菲是霍格華茲的學生啊!」如此一來,魔術師所要給你的認知困境—
—你知道這不可能,但它還是發生了——也就蕩然無存。


魔術的定義

澄清誤解之後,接下來的問題是怎麼定義魔術。我們普遍對魔術的印象是——不可能的事
似乎發生了。根據這個特色,不難想到一個初步的定義:


魔術是一種看起來像是在呈現不可能發生之事的戲劇表演。


這裡有幾個關鍵詞。「呈現」(present)意味著魔術師的表演是發生在此時此地,換句
話說,我們所經驗到的事是確實在發生的(例如,電影裡面發生的事件就沒有滿足這個條
件)。2「看起來像是」(appear to或apparently)排除掉了那些「假裝成是」的狀況。
比如大衛.考柏菲不能假裝自己在舞台上飄浮(並邀請觀眾一起想像他在飄浮),他必須
要看起來像是在飄浮才行。也就是因為這樣,魔術才需要欺騙的手段。

但上述定義仍有缺陷。上節約略提過,體驗魔術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觀眾必須相信他
所看到的事是不可能發生的。如果觀眾相信它是可能發生的,那麼觀眾就變成在看大衛.
考柏菲展示魔法,而非魔術了。換句話說,在這個情況中,大衛.考柏菲雖然看來像是在
呈現不可能的事件,但這個事件對觀眾而言並非真的不可能發生。

如果你相信尤里.蓋勒真的有辦法用念力讓湯匙彎曲(蓋勒的招牌戲法),那麼這件事就
是可能發生的,而當你觀看他的表演時,你頂多驚嘆他的超能力,而不是驚嘆一件不可能
的事是怎麼被辦到的。但如果你不相信大衛.考柏菲可以真的讓自由女神像消失不見,那
麼當他乍看之下讓自由女神像消失不見時,你會認為這是一件實際上絕不可能發生的事:
你明明知道這事不可能發生,但它還是發生了,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才是魔術師想把你置
入的認知困境,魔術師要你認為這件事的確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對魔術師而言,他不
能僅僅只是表面上呈現一件不可能的事(魔法師也在做同樣的事),這件事本身還必須包
含了「這不可能發生」的意義在。

根據上述考慮,萊汀頓建議我們最好把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視為是表演內容(
content)的一部分。上述初步的定義可以改寫如下:


魔術是這樣一種戲劇表演:看起來像是在把不可能發生之事呈現為是不可能發生的。(
Magic is a form of theater that apparently presents impossible events as
impossible. 3)


懸置不信與信念衝突

知道了魔術是什麼後,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解釋觀眾的魔術體驗,也就是觀眾在觀看魔術
時,內心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可分為認知面向與情感面向,〈魔術體驗〉一文著重在
認知面向的討論,因為這是魔術體驗主要的面向。4一種常見的說法是:

魔術體驗本質上涉及「懸置不信」(suspension of disbelief)。

也就是說,要有魔術體驗,觀眾必須用懸置不信的心態去欣賞魔術。例如,在觀賞《彼得
潘》的舞台劇時,我們擱置了「不相信彼得潘真的在飛」的念頭,而是相信彼得潘真的在
飛。同樣地,在觀看大衛.考柏菲表演漂浮術時,我們也擱置了不相信考柏菲真的在飛的
念頭,相信考柏菲真的在飛。

但這顯然不正確。就算你看到了飛翔中的彼得潘身上吊有鋼絲,這也不會破壞你的興致,
但如果考柏菲在表演飄浮術時你看到他身上的鋼絲,你是不可能懸置不信而相信他真的在
飛翔,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已經破解了這個(不怎麼樣的)魔術。「懸置不信」能解釋
我們對於虛構藝術作品的體驗,卻無法解釋魔術體驗,因為魔術表演不是一個虛構的事物
,而是一種幻象。前面已經提過,觀眾如果相信考柏菲真的在飛,那就沒有認知困境的存
在了。

這裡的重點在於,在魔術的體驗中有某種認知上的不和諧(cognitive dissonance):不
可能的事情發生了但你知道它不可能。但這種不和諧並不存在於「懸置不信」的狀況:想
像大衛.考柏菲在飛翔與堅信他不可能正在飛翔並不牴觸。

為了解釋上述不和諧,一個直覺的做法是訴諸信念的衝突。於是我們有了第二種說法:


魔術體驗本質上涉及信念的衝突。


在大衛.考柏菲的例子,這等於是說我們同時信與不信他正在飛翔。但這種說法似乎也不
全然正確。首先,這等於是說觀眾相信矛盾的陳述為真。再者,前面已經提過,如果觀眾
相信大衛‧考柏菲真的在飛,那魔術體驗就不存在了,因為這種體驗正是建立在觀眾主動
不相信魔術是真的。


信念與引念

萊汀頓引用心理學哲學家甘德勒(Tamar Gendler)的理論來說明魔術體驗。根據甘德勒
,我們可以區分兩種心靈狀態:信念(belief)以及引念(alief)。甘德勒用美國大峽
谷天空步道來當例子。到大峽谷使用天空步道的遊客可能會有一個信念:「天空步道很安
全。」但由於天空步道是以U形架築在峽谷邊緣,會讓人覺得十分驚險,遊客可能同時也
會有一個引念:「天空步道不安全。」

粗略說,所謂的引念是被當事人內在或周遭環境的特質所引致,在心中產生各式關聯性的
內容。以大峽谷的例子而言,遊客看到天空步道的構造還有深不見底的山谷,可能會產生
下列心理內容:(具象的)很高、(情感上的)不安全、(行為上的)離開橋上。因此即
使遊客相信在天空步道上行走很安全,他可能同時還會有一個與上述信念衝突的引念,讓
他產生上述的心理反應。

利用信念跟引念的衝突(而非信念與信念),萊汀頓提出下列的說法來解釋魔術體驗:


魔術體驗在本質上涉及一個與信念不協調的引念,亦即,一件不可能的事正在發生。


如果這個說法正確,那麼將認知上的不協調極大化,顯然會是成功魔術表演的關鍵。但要
如何做到呢?


「見證奇蹟的時刻」

如果觀眾能夠猜中魔術手法,那魔術就沒有看頭了。但如果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每個可
能使用的手法被逐一排除,那麼觀眾體驗到的不可能性將會被最大化。這種手法在魔術中
叫做「取消」(cancel)。萊汀頓用大衛‧考柏菲知名的漂浮術表演來當作例子。

在這個表演中,一開始大衛‧考柏菲躺在舞台上,以躺姿逐漸漂浮上升。這時觀眾可能會
猜測,大衛‧考柏菲大概是躺在一塊透明的板子上。但是接下來,魔術師旋轉身體,開始
以優美的動作任意在舞台上飛翔。板子的理論被觀眾放棄,進而猜測關鍵可能是在看不見
的鋼絲。這時,工作人員上場,拿著鋼圈從各個方向穿過大衛‧考柏菲。這時候,大部分
的觀眾放棄鋼絲理論,但某些不輕易放棄的觀眾可能會猜測,鋼圈移動的方式經過設計,
巧妙地繞過了鋼絲。接下來工作人員推出大玻璃箱,大衛.考柏菲飛進箱子裡,箱子被蓋
上,觀眾透過玻璃可以看見大衛‧考柏菲仍可在箱內自由漂浮。至此,鋼絲理論也被徹底
放棄,所有可能的手法都被魔術師取消掉,觀眾再也無法想出合理解釋,認知上的不協調
性被最大化,觀眾因此得到最高的魔術體驗。


結論

解釋觀眾在體驗魔術時的心理機制是萊汀頓一文的主要工作,但是,就如同其他關於藝術
的哲學討論,過程中往往需要回答一些基本定義問題。本文從魔術的定義出發,連結到魔
術體驗,說明魔術的獨特性在於認知面向:藉由不可能事件的呈現來製造信念與引念的衝
突。這個衝突的極大化過程是一種極為智性的過程。這個層面往往被人忽略,而這也是魔
術的迷人之處。本文藉由闡釋哲學家的想法,簡單說明了一些關於魔術的哲學問題,希望
能讓讀者更愉快地欣賞魔術表演。


讓我以美國魔術師泰勒(Teller)一段傳神的刻畫作結:


一本愛情小說能讓你哭。一部恐怖電影能讓你顫抖。一首交響樂能讓你忘情;它能直通你
心靈深處。但魔術直通你的腦;它的本質是智性的。


--
[1] Jason Leddington, “The Experience of Magic,”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74 (2016): 253-264.

[2] 因此,從來沒有在現場表演過的「魔術」(例如後製魔術)可能就會被排除。的確,不少人認為後製魔術是假魔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google一下Yif以及克里斯‧安琪兒(
Criss Angel)這兩位有爭議的魔術師。

[3] 此處附上的英文出自萊汀頓即將出版的文章 "Magic: Art of the Impossible," in
Goldblatt and Partridge, eds., Aesthetics: A Reader in Philosophy of the Arts
(Routledge). 萊汀頓將這篇文章公開置放於個人網站提供下載。引文出自下載版的第二
頁。這篇文章是〈魔術體驗〉的簡化版,我會引用這篇文章是因為這段英文比〈魔術體驗
〉中的英文更簡潔、更易於理解。

[4] 萊汀頓即將出版的另一篇文章〈魔術的樂趣〉(The Enjoyment of Magic)著重在情感面向的討論。
 
作者林斯諺,現為奧克蘭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美國美學協會(ASA)成員;同時也是推
理作家、台灣推理作家協會(MWT)成員,近作為《小熊逃走中:偵探林若平的苦惱》,
經營粉絲頁林斯諺。

--

備註:

難得能看到這麼條理分明、引用得當的中文文章在討論魔術
「什麼叫魔術」一直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作家林斯諺先生的這篇文章真的太精彩
值得大家分享、討論!!!


--
Tags: 魔術

All Comments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7-07-24T20:27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7-07-28T23:09
這篇讚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7-08-02T01:51
好文推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7-08-06T04:33

日本天洋魔術道具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7-07-19T16:26
(1)道具名稱:跳舞的手帕 (2)保存狀況:二手品 (3)實物照片: http://i.imgur.com/ykuLXct.jpg http://i.imgur.com/JiGZ6v0.jpg (4)轉讓價格:200 (5)其他說明:可站內信聯絡 也可參考蝦皮chumdjr賣場,還有很多有趣的道具 ...

【2017 清交魔術社聯合暑訓】開始報名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7-07-17T11:59
大家好,我是清大魔術社的社長 這個月7/29、7/30 我們將與 交通大學魔術社 一同舉辦暑訓,今年我們嘗試開放外校同學參加 讓新竹地區的朋友也有練功、交流的地方 也能認識來自清大魔術社和交大魔術社的魔友們 這麼棒的活動,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這次暑訓我們邀請到了4位專業的講師 內容從舞台到近距離 從理 ...

魔術的學習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7-07-12T23:42
原文吃光光 建議原Po以後提問題時明確指出要什麼方向的資源 或是想學什麼 魔術也分很多方面的,硬幣、紙牌、心靈、舞台...... 就好比你進一間餐廳,總得知道這家餐廳主打什麼 義式料理還是法式料理? http://i.imgur.com/14R4QRK.jpg http://i.imgur.com/M9XKT ...

魔術的學習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7-07-12T19:57
想請問各位撲克牌魔術愛好者 中文的影片的魔術教學大多都長那樣 eg:DL 沒有特別的地方 或許中文有很多選擇 但小弟我不知道 所以我想重新問 中文魔術的學習管道 - ...

毀損的牌都怎麼處理?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7-12T18:26
大家安安 小弟最近在練mercury card fold 把一些舊的牌都拿出來折磨了一番 現在看到一堆折損的牌躺在櫃子了 暫時想不到用途 即使之後可以那來用 應該也用不到那麼多 想請問大家 毀損的牌都拿來幹嘛呢? 如果要丟棄的話是直接丟垃圾桶還是紙類回收呢? ----- Sent from J ...